众力资讯网

美国两家智库突然发布了报告。 这回把“冻结中方海外资产”摆上桌面,给台海一旦起

美国两家智库突然发布了报告。 这回把“冻结中方海外资产”摆上桌面,给台海一旦起风浪时当选项,这种思路会直接打穿全球金融的基本信任,代价绝不会只落在一边。 美国这两家智库显然是照着2022年俄乌冲突的剧本抄作业,但抄之前压根没看清题干——中国可不是俄罗斯,这招冻结资产的玩法要是真敢用,砸的不仅是中国的盘子,更是全球金融的根基,最后美国自己也得溅一身泥。 2022年冻结俄罗斯央行资产时,西方还觉得占了便宜,看着卢布暴跌、俄物价飞涨就以为得手了,可他们没算明白,俄罗斯的经济基本盘靠能源出口撑着,全球对俄资产的依赖度远没到离了就转不动的地步。 但中国不一样,2022年进出口总额就超6万亿美元,到了2024年光和东盟的贸易额就飙到9821亿美元,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浙江对东盟的出口里,新能源汽车都涨了1.9倍,这种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的程度,哪是俄罗斯能比的? 更别说美国老百姓的日子早就和“中国制造”绑在一起了,《纽约时报》都算过,美国家里的烤面包机99%以上来自中国,阳台上的雨伞98%是中国制造,就连圣诞节的装饰品、孩子们的玩具,七八成都是从中国运过去的,2024年美国进口的5.08亿美元烟花里,95%都带着“中国制造”的标签。 真要是冻结中方资产,中国这边稍微动一动供应链,美国超市货架就得空一块,物价跟着往上跳,之前特朗普加关税,手里的笔都是中国制造的,现在要是来真的,恐怕美国人买个烤面包机都得多花不少钱,这代价可不只中国担着。 全球金融的核心是信任,美元能当储备货币,靠的就是大家觉得美国不会随便赖账、冻资产。可2022年开了冻结俄资产的头,现在又想对中国下手,谁还敢把身家性命押在美元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这几年扩员跟开了加速器似的,2025年又加了哥伦比亚和乌兹别克斯坦,截至2024年批了120个项目、390亿美元贷款,24%都用成员国货币结算,比其他多边机构高多了,这就是大家用脚投票找备胎。 就连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都服软了,2025年第四季度起铁矿石现货贸易改用人民币结算,之前还硬扛着要美元,结果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一暂停接收美元货轮,它市值就蒸发50亿澳元,澳大利亚GDP都面临1.2%的下滑风险,最后不光同意人民币结算,价格还得按中方的来。 这说明人民币早不是只能在周边打转的货币了,2024年在大宗商品结算里占比都15%了,60多个国家把它当储备货币,美国要是真冻资产,等于逼着更多国家用人民币结算,这不就是砸自己的美元霸权饭碗? 中国手里的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是俄罗斯的十倍,但这些钱不是死钱,分散在全球的债券、投资项目里,更别说中企的海外布局早就铺到各行各业了。 中石油在阿尔及利亚的LNG锅炉改造项目,直接用人民币结算了85%的金额,这可是阿尔及利亚的经济命脉领域,第一次用大额人民币跨境支付,这种项目全球一抓一大把,真要冻结,不光中企受损,阿尔及利亚的LNG生产都得受影响,当地能答应?金砖银行在印度修的城市铁路把车程从三四个小时缩到一小时,在巴西建的风机每年能减1360万吨碳排放,这些项目的钱都和中国资本挂钩,冻结资产等于断了这些国家的发展资金,全球南方国家能坐得住? 更现实的是,中国还是美国国债的重要持有者,2024年11月刚增持到7686亿美元,虽然不是最多的,但要是因为冻结资产反手减持,美国国债市场就得波动。美联储自己都查到开曼群岛的对冲基金持了1.85万亿美元美债,这些资金本来就敏感,一旦出现恐慌性抛售,美国的融资成本就得往上走,本来债务压力就够大了,这不是给自己添堵? 而且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占比都超过50%了,这些贸易里要是加速推进人民币结算,美元的国际份额只会掉得更快,2022年那60%的美元结算占比本来就在慢慢降,美国这么一逼,只会降得更快。 那些智库只看到2022年冻俄资产的表面效果,没看到背后全球金融信任已经在松动了。俄罗斯当年受影响是因为外储少、贸易结构单一,可中国是全球最大贸易国,手里的牌太多了。真冻结资产,中国大可以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就像在铁矿石领域那样,从被动接受美元到主导规则,现在70%的铁矿石贸易都用人民币算了,这就是现成的范本。到时候美元的信用基础没了,美国想靠印钱买全球商品的日子就难了,通胀说不定比2022年的俄罗斯还厉害,毕竟美国依赖的中国制造可比俄罗斯的能源难替代多了。 说到底,这俩智库的点子就是没算清账,以为冻结资产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却忘了中国和全球经济早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2022年冻俄资产已经让大家看清了西方金融体系的真面目,现在要对中国下手,等于直接把“美元不可靠”的牌子钉在脸上,最后全球贸易成本涨了,美国自己的通胀压不住了,金融霸权也晃了,这代价可比冻那点资产大多了,纯属捡芝麻丢西瓜的糊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