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沈阳“助企行”专项行动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样本

转自:沈阳日报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希望你们多到我们企业来走走,多给我们一些指导,这对我们的企业发展有很大帮助。”11月19日,由全国总工会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蹲点组、辽宁省总工会、沈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带队的“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走进沈阳蓝英工业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英装备)。沈阳工业大学工业机械专业教授赵晶与沈阳工匠、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付井明两位“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专家深入企业一线,实地调研技术痛点,精准对接发展需求,通过“一线问诊+靶向攻关”,为企业在智能制造转型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开出“良方”,生动诠释了劳模工匠与企业深度联动对产业升级的强劲助推力。

一线“会诊”破难题:

从理论到实操的立体化赋能

作为国家瞪羚企业、A股上市公司,蓝英装备在工业自动化装备制造领域深耕多年,主要产品包括工业清洗自动化设备、橡胶轮胎成型机装备、全厂自动物流系统等。蓝英装备在橡胶智能装备制造业务数字化转型中面临多重挑战。“全品类轮胎映射型工装柔性化自动切换系统控制方法及切换策略优化”“轮胎生产全周期多源异构信号数据处理及融合算法”等技术难点,成为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设备日常维护能否建立智能提醒?远程维修如何提升效率?涉密单位的运行状态监控怎样解决?”在生产车间,付井明边走边问,将目光锁定在企业运维痛点的细节处。他与赵晶组成“智囊团”,从理论框架到实操路径,为企业提供“双维度”解决方案:既针对技术难点提出云边端协同建模、多条可落地技术路径等专业建议,又从管理层面给出预防性维护数据库建设、设备故障知识库完善、使用方技能培训等系统性方案。

“专家不仅指出‘卡脖子’节点,更给出‘怎么干’的具体步骤。”蓝英装备沈阳公司技术总监张小平感慨,“比如针对高频使用零部件的定期保养提醒功能,既能降低故障率,又能减少停机损失;而故障排查数据库的建立,将大幅提升远程维修效率。”

长效联动筑生态:

“工匠力量”激活产业升级动能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付井明在交流中表示,“希望通过技术传递,让更多年轻技工信技术、钻技术。”赵晶则指出:“这次行动不仅是解决具体问题,更搭建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桥梁——企业出题,工匠解题,最终推动整个产业链升级。”

这场“双向奔赴”的背后,是沈阳市总工会构建的常态化助企机制。2024年起,沈阳市总工会组建百余人的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模式,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技术帮扶、经验分享、技能培训等多元服务,已累计解决技术难题百余项。全国总工会沈阳高新区蹲点组负责人表示,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劳模工匠的独特技能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精准对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其在技术攻关、技艺传承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承压、企业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工会更应主动作为,组织资源助企纾困。

沈阳市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副部长郭琳琳介绍:“此次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受到各级工会高度重视。通过组织劳模工匠深入一线,我们正在构建‘企业出题、工匠解题、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机制。”未来,沈阳市总工会将持续推进“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需求,组织更多劳模工匠开展技术帮扶,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振兴发展第一线绽放光彩。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