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男子参加婚宴期间,喝了几杯白酒。婚宴结束后,他还不尽兴,又联系朋友去吃烧烤,还喝了少量的啤酒。谁能料到,男子回家后,当晚发生心源性猝死。男子家属悲痛之余,把新郎官以及一起喝酒的朋友告上法庭,索赔141万。新郎:正常办个婚宴,怎么还摊上了官司?一起喝酒的朋友更是委屈,他们没有强行敬酒和劝酒,男子喝酒并不多,回家的时候好好的,猝死了凭什么要他们赔偿?法院审理后,作出的判决让他们彻底傻眼。 这事儿发生在2024年7月6日晚,内蒙古准格尔旗。拓先生受邀参加好友曹先生的婚宴夜场,席间和大家一起喝了白酒。婚宴结束后,他觉得还没尽兴,又约上朋友石先生,打电话叫来王先生一起吃烧烤。烧烤摊上,王先生点了六瓶啤酒,拓先生稍微喝了一点就先回家了。 谁能想到,第二天凌晨,拓先生在家中被发现身体异常,急救人员赶到时已经来不及了。诊断结果是心源性猝死,好好一个人说没就没了。家属翻看他去年的体检记录,明明显示心脏没问题,这更让他们无法接受。 新郎曹先生觉得特别冤。自己大喜的日子,请朋友来喝喜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婚宴上没人劝酒逼酒,大家都是随意喝的,怎么最后会变成这样?一起喝酒的石先生和王先生也委屈,他们根本没逼酒,拓先生回家时看起来也挺正常。 法院仔细调查了全程。婚宴上大家确实没有劝酒行为,但石先生是两场酒局的参与者,明明看到拓先生在婚宴上喝了四杯半白酒,烧烤时却没劝阻他继续喝啤酒。王先生虽然没参加婚宴,但知道拓先生刚喝完酒还点啤酒,也有疏忽。 最终的判决出乎不少人意料。拓先生自己承担91%的责任,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他该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新郎曹先生作为组织者担责1%,赔偿约1.4万元;石先生担责5%,赔6.9万元;王先生担责3%,赔4.1万元。石和王投保了“安心酒保”保险,这部分赔偿由保险公司承担。 这样的判决背后是法律对共同饮酒人“注意义务”的认定。虽然不劝酒是底线,但看到朋友连续饮酒,简单提醒一句“少喝点”其实是朋友间应有的关心。这种提醒不是多管闲事,而是真正的照顾。 婚宴本是高兴事,谁都不想闹出悲剧。喝酒助兴没问题,关键是要量力而行。作为朋友,看到别人喝多了,递杯热水、帮忙叫个车,这些小事可能就能避免一场意外。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