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的时刻,或许到了!当大家还在盯着俄乌冲突、巴以战争的时候,东北亚正酝酿着一场足以改变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惊天动地的大事,中俄朝三国很可能要在图们江口建立"东北亚联合防区"!这等于直接宣判了日本海"中立地位"的死刑。 要理解这个"联合防区"的战略意义,得先从一段让中国人痛心疾首的历史说起。 1860年,清政府内忧外患焦头烂额,沙俄趁机递过来《北京条约》,一抬手就划走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近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整个东三省加起来还大。 这一划,从此中国失去了图们江的出海口,原本吉林省距离日本海最近处只有不到4公里,以后只能"望洋兴叹"。 还好1886年出了个硬气的吴大澄,跟沙俄反复拉锯谈判,总算抢回327平方公里土地,还在《珲春东界约》里白纸黑字写清楚"中国船可自由出入图们江口",这才给中国在图们江的权益留了口气。 可这口气硬是憋了一百多年没顺过来。1938年张鼓峰事件一爆发,苏联干脆封锁了出海口,后来朝俄又在江上架了座友谊桥,这桥设计得特别"鸡贼",净高才7米,别说千吨级货船,大点的渔船都得低头绕路。 更坑的是图们江河道本身,泥沙淤积得厉害,最浅的地方才0.22米,涨水时也不过1.75米,船开进去跟在泥地里打滚似的。 结果就是,东北的货物要出海,只能舍近求远绕到1000公里外的大连港,物流成本平白多出30%,长春造的汽车零部件运到日本,路上耽误的时间够再组装半辆整车了。 联合国从上世纪90年代就喊着搞图们江开发,承诺20年投300亿美元,最后也因为各国各打小算盘不了了之。 但现在不一样了,局势早变了味。美国在东北亚扎了一堆钉子,驻日美军岩国基地里挤着60到72架F-35隐形战机,前不久还把"堤丰"中程导弹系统搬了过去,这玩意儿的射程能轻松覆盖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边境。 日本更起劲,在西南诸岛一口气规划了130座弹药库,宫古岛、石垣岛这些离岛全装上了岸舰导弹,摆明了要把日本海变成自家后花园。 偏偏这时候,中俄朝都有了抱团的刚需:俄罗斯在俄乌冲突后被西方围堵,急着找远东的出海口;朝鲜天天被美国制裁,需要安全屏障;中国则盼着打通东北的出海通道,给东北振兴松绑。 今年金正恩赴华出席九三阅兵,带着11人的庞大代表团,当着王毅外长的面承诺"中朝友谊绝不动摇",转头就跟俄罗斯敲定了图们江新桥项目,这心思再明显不过。 要是联合防区真建起来,首先盘活的就是东北的经济死局。这些年中国没少想办法,2010年租了朝鲜罗津港10年,2014年又租了俄罗斯扎鲁比诺港50年,投钱修公路建码头,可控制权不在自己手里,扎鲁比诺港原本年吞吐才120万吨,就算扩建完到1亿吨,也得看俄方脸色。 但联合防区一落地,河道疏浚、桥梁改造这些事就能摆上桌面,只要把朝俄那座矮桥抬高到20米,再把15公里的入海口河道挖深,东北的煤炭、粮食、稀土就能直接顺江出海,去欧洲走北极航道能比苏伊士运河近5000公里,这一下就能把东北从"内陆省份"变回"沿海前沿"。 要知道,现在东北各省在俄远东投资已经超116亿美元,占当地外资的85%,真打通这条线,整个东北的经济版图都得重画。 更关键的是,这等于直接撕破了日本海的"中立伪装"。过去美国总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在这晃悠,美日韩联合军演一年能搞十几场,把日本海当成了围堵中俄的"护城河"。 可联合防区一立,等于在这护城河里插了根桩子,以后中俄朝的舰船能常态化巡航,侦察机可以自由盘旋,所谓的"第一岛链"直接就开了个大口子。俄罗斯能通过这里把能源卖给朝鲜和中国,朝鲜能获得粮食和技术支持,中国能打通东北出海通道,三方抱团之下,美西方的制裁和围堵瞬间就失了大半威力。 想想看,160多年前被抢走的出海口,100多年前被封锁的航道,现在借着联合防区的机会终于要破局了。 吉林珲春那些盼了一辈子出海口的渔民,说不定很快就能驾着大船直接出海;东北的老工业基地,也能借着这条航线重新找回活力。而日本海这片被美国主导了几十年的海域,终于要迎来真正的力量平衡,这哪里是建个防区那么简单,分明是东北亚地缘格局的一次大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