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放话:欧洲,绝不能沦为中美“附庸” 【观察者网】据法新社、法国《世界报》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1月1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在科技领域推行“欧洲优先”政策,以避免欧洲沦为美国或中国的“附庸”。马克龙是在德国柏林举行的“欧洲数字主权峰会”上发表的上述讲话。据介绍,该峰会汇聚了欧洲各地的科技领袖,以及欧洲多国政要,包括德国总理默茨。“欧洲不想成为大企业家或大解决方案的客户,这些解决方案要么来自美国,要么来自中国,”马克龙在发言时明确表示,“我们明确希望设计自己的解决方案。”他强调,这种立场代表了“拒绝成为附庸”。 这话一出口,全场掌声热烈,但很多人心里都清楚,这话欧洲已经喊了好几年。 过去十几年,欧洲在云服务、AI大模型、芯片设计上几乎全线落后。美国七巨头(Alphabet、亚马逊、苹果、Meta、微软、英伟达、特斯拉)把最核心的技术攥在手里,欧洲只能花钱买服务。硬件更惨,德国数字商业协会Bit kom的数据显示,90%的德国企业进口数字商品都依赖中国供应链。一旦中美任何一方卡脖子,欧洲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马克龙这次把问题挑明:把经济命脉和民主运行都交给外人手里,这是欧洲无法接受的。他提出四件事:简化规则放开创新、先创新后监管、保护数据安全、公共采购坚持欧洲优先,确保跟中美公平竞争。 听起来很提气,可实际操作起来,欧洲自己心里也犯嘀咕。 去年欧盟请前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写了一份厚厚的竞争力报告,列了一堆建议,结果到今年9月,只落实了11.2%,连部分落实的加起来也不到三分之一。企业想跨国并购,反垄断局卡着;想拿5G频谱,各国自己抢;想融资,银行看得紧。电信巨头Liberty Global的CEO弗里斯11月12日直接开喷:欧盟光说不练,什么实质措施都没出。 英伟达CEO黄仁勋去年10月在欧洲也说过同样的话:你们再不真金白银砸进AI,就彻底出局了。 现在特朗普在任,美国大概率继续把盟友当外人看;中国也在加速把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握在自己手里。欧洲发现,前后夹击之下,退路真的不多了。 120亿欧元听起来不少,可跟美国动辄几百亿美元的一轮AI融资比,差得太远。欧洲内部还有一大堆分歧:法国想捧几个国家冠军,德国想保住中小企业,东欧只想多拿补贴,北欧天天担心隐私泄露。真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先得大家把口袋打开,把规则统一,这比登天还难。 马克龙和默茨这次喊得比以往都急,欧盟也在准备撤掉部分AI和数据保护的严格限制,企业听了拍手叫好,但隐私组织又急了。 欧洲现在站在十字路口。要么痛下决心,几年内把监管松开、资源集中、并购放行,硬生生砸出一条自己的技术路;要么继续嘴硬身软,最后还是得乖乖掏钱买美国云、用中国芯。 只不过这一次,欧洲再也拖不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