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朝鲜在等中国,其实,现在不光是朝鲜在等,美国、韩国也都在看中国的动向。甚至全世界

朝鲜在等中国,其实,现在不光是朝鲜在等,美国、韩国也都在看中国的动向。甚至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国身上,因为中国的每一个表态、每一步行动,都会牵动全球的政治格局和经济走势。 就说 2024 年上海进博会吧,秘鲁的羊驼毛制品第一次通过钱凯港直接送到了展区,那些安第斯山脉手工做的玩意儿,72 小时就从南美跑到了黄浦江畔。 可能有人不知道钱凯港啥来头,那是咱们中国承建的南美第一大港,开港才一年,本事可不小。以前从南美运货到上海得一个多月,现在走钱凯港直航,23 天就到了,物流成本还降了两成。 这效率可不是闹着玩的,今年前三季度,光 “钱凯 — 上海” 这条航线就运了 15.4 万吨货物,货值近 40 亿元,上海对秘鲁的进出口额直接涨了 56.9%。 更别说厄瓜多尔的香蕉,以前运过来费劲,现在经钱凯港中转,27 天就能到中国,今年前五个月对华出口直接涨了 45.56%,当地蕉农笑都合不拢嘴。 这背后藏着的,是中国市场的硬底气。咱们已经连续 10 年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2024 年光货物进口就有 18.39 万亿元,虽说离 20 万亿差一点,但这数儿也吓人 。平均到每个月就是 1.5 万亿,差不多相当于一个瑞士规模的消费市场。 更厉害的是,加上香港地区,咱们 2024 年进口占全球总额的 13.3%,跟美国就差 0.3 个百分点,这差距眼看着就要追上了。 要知道 2001 年咱们刚加入 WTO 时,美国进口占比 18.7%,咱们才 4.3%,简直是蚂蚁跟大象比,现在能追这么近,这速度谁看了不佩服? 中国市场的吸力到底有多大,看看进博会上那些外国商家的样子就知道了。新西兰有家做羊驼产品的企业,第一次来进博会就 9 平方米的小展位,只卖羊驼被,一年才几十万销售额。 现在倒好,展位扩到 120 平方米,毛衣、床垫、帽子啥都有,60% 的营收全靠中国市场。 马来西亚的猫山王榴莲更夸张,为了抢进博会的档期,严格卡着三个 “4 小时” 标准:凌晨 4 小时内摘果,工厂 4 小时内加工,提前 4 小时送机场,保证 “昨天落果,今天上架”,就为了抓住中国消费者的胃。 还有阿富汗的手工地毯,以前得找中介花钱才能参展,现在直接能报名,靠着进博会,在咱们的电商平台上卖得火热,老板每次来都要带新款,就盼着进更多中国百姓家。 不光是这些日常消费品,高端产品照样盯着中国市场。德国的高端机床,2024 年对华出口一下子涨了 27%,因为咱们产业升级需要好设备;巴西的锂矿石,38% 都被咱们买走了,这可是做锂电池的宝贝。连美国、韩国都绕不开咱们的市场。 美国天天喊着限制,可 2023 年从中国进口的锂电池占了 80%,天然石墨占 77.8%,这些都是新能源革命的 “血液”,离了咱们根本不行。 韩国更头疼,美国一限制半导体出口,韩国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直接缩水 20% 多,反观日本、荷兰还在增长,韩媒都急得诉苦,说受打击最大的是自己,这就是依赖中国市场的真实写照。 咱们的磁吸效应,还靠 “基建 + 贸易” 的组合拳。钱凯港不只是运货快,还成了中国品牌走进南美的门户,东风、吉利这些国产汽车,通过 “上海 — 钱凯” 航线,30 天就能到秘鲁 4S 店,比以前快了 7 天,一年就运过去 1.2 万多台。 中欧班列、中老铁路也是一个道理,以前老挝的农产品运到中国得折腾好久,现在火车一拉,新鲜水果几天就上了货架。 2024 年咱们跟东盟的贸易额突破 5.67 万亿元,新能源汽车出口涨了 125%,这些都不是凭空来的,是咱们修的路、建的港把生意连起来了。 更关键的是,中国市场不光能 “买”,还能帮着各国把生意做起来。联合国统计显示,中国已经是 83 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2024 年前三季度,咱们进口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超过 1/5。 就拿巴西马托格罗索州来说,连续三年来进博会,展位扩到 200 平方米,专门推牛排、豆类这些产品,因为中国是他们最大的贸易伙伴,进博会能帮他们打开更多销路。 连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都说,过去 10 年全球光伏成本降了 80%,这里面有咱们很大的功劳,因为咱们的大市场能让新技术快速落地、成本下降。 所以说,全世界盯着中国动向太正常了。中国的每一次进口增长,都能让外国商家多赚一笔;每一个基建项目落地,都能让全球贸易更顺畅;每一项政策出台,都可能改变某个行业的走势。 这不是咱们自吹自擂,是 18.39 万亿元的进口额、涨了 56.9% 的中秘贸易、靠中国市场活起来的无数外国企业实实在在证明的。 现在的中国,早不是以前只靠进口大豆、芯片的 “世界工厂”,而是能拉动全球经济的 “发动机”,这股磁吸效应,既给世界带来机遇,也让中国在全球格局中更有分量,这样的中国,也难怪全世界都把目光聚焦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