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其中,安徽省7个产业集群入选,泾县电机泵阀产业集群榜上有名。大皖新闻记者11月19日从宣城市工信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宣城市共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省级以上集群总数居全省第5位。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宣城市坚持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全力构建“2+3+4”现代化产业体系,宣城产业发展一步步向“高”向“新”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为强化链群融合,宣城市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建立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一县一群一策”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宣城市高性能密封件及轻量化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成功获评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省第4位;5个县域集群获评省级及以上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居全省第5位;10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纳入全省培优育强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居全省第6位。
为做强主导产业,宣城市将汽车零部件、新能源两个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分别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产业推进组组长,顶格推动,聚力打造“千亿产业”。该市建立一月一调度工作推进机制,每月专题研究主导产业发展和双招双引等重大事项。今年1-9月份,宣城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达804亿元,同比增长20.4%,今年有望突破千亿大关,全省汽车产业第三城的态势更加巩固。汽车零部件、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7个百分点。
依托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等产业链专班,宣城市强化“双招双引”,推动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宣城已连续承办6届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会,招引一批关键节点企业。推动中鼎集团全球并购、反向投资,全力打造智能底盘制造基地;推动立讯精密在宣城实现“八连投”,填补汽车电子短板。坚持“一个产业一个方案”,加速钢铁、水泥、纺织、碳酸钙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富凯特材承担了国家强基工程,完成高端轴承钢的研发生产,解决了该领域“卡脖子”问题;广德南方水泥建设的绿色智能化产业园项目,总能耗下降25%以上,预计每年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节约标煤17万吨。依托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产业的技术和制造能力,积极布局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如中鼎集团的谐波减速器等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品实现量产,小小科技为宇树科技等企业提供高端精密件等产品。
“十四五”以来,宣城市奋力“追赶江浙、争先江淮”,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不动摇,着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出企业培育量效齐增、新型产业加速集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智改数转提档升级的向上态势,新型工业化取得显著进展。
“十四五”时期,宣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左右,高于目标任务1.5个百分点。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946.3亿元,较“十三五”末净增加1196.3亿元,占全省比重由第9位提升至第6位;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将突破3000亿元。
大皖新闻记者曹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