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算是开了眼了。丹麦给乌克兰送了8个多亿欧元的武器,结果一查账单,买单的是俄罗斯自己。就这么明晃晃地,用你的钱,买炮弹,轰你的家。怎么做到的? 2022 年冲突一开始,欧盟就把俄罗斯央行近 2000 亿欧元的外汇储备给冻了。这些钱没闲着,躺在欧洲清算银行的账户里,照样生利息、赚股息,一年下来能滚出 30 到 50 亿欧元的收益。 2024 年欧盟干脆立了新规,直接把这些 “躺赚的钱” 划进援乌账户,不用成员国多掏一分钱,现成的军费就有了。 丹麦这次的军援,就是这笔 “俄资利息” 的第二次落地。第一次是去年年底,4 亿欧元的防空系统已经送到乌克兰。 有意思的是,欧洲清算银行还能从这笔钱里抽 0.1% 的管理费,相当于坐着收 “战争跑腿费”,一边冻着别人的钱,一边赚着战争红利,算盘打得全世界都能听见。 可这看似 “空手套白狼” 的操作,欧盟内部早就吵成了一团。比利时心里直打鼓,毕竟欧洲清算银行在它地盘上,俄罗斯已经告到了海牙法院,说这违反了 “国家财产不能随便动” 的规矩,一旦败诉,比利时得赔一大笔钱,简直是躺着也中枪。 匈牙利更直接,总理欧尔班当着媒体的面就怼:“这是抢钱,以后谁还敢把钱存到欧洲?” 直接公开抵制,搞得欧盟想统一立场都难。 而德国、法国的军工企业却在偷偷乐,忙着游说欧盟,想让更多 “俄资利息” 流进自己口袋,毕竟炮弹生产线、武器维修设备,全是他们的赚钱生意。 俄罗斯也没惯着,早就亮出了反制的硬招。2024 年以来,直接冻结了摩根大通、壳牌这些西方企业在俄的资产,估值超 1500 亿美元,你冻我的钱,我就扣你的产业,针锋相对。 还搞了个 “C 型账户”,把境内西方企业的资产全管起来,放话只要欧盟敢直接没收冻资,就立刻划转这些资产抵债。 能源战场上,俄罗斯更是釜底抽薪。以前给欧洲供的天然气,现在全转去土耳其溪、西伯利亚力量 2 号管线,对欧出口占比从 40% 砍到 12%。 卖石油也不再认欧元美元,跟中国、印度做生意,人民币和卢布结算占比早就超 70%,相当于直接抽了欧元的 “金融底气”。 战场上,丹麦援助的炮弹生产线一投产,乌军的弹药缺口立马补上,在巴赫穆特方向的反攻打得更猛了,无人机盯着俄军补给线炸,维修方舱让受损火炮半天就能重返战场。 可俄军也不含糊,2025 年初直接用 “口径” 巡航导弹,炸掉了波兰边境三座乌军弹药仓库,你敢用我的钱造炮弹,我就敢把仓库掀了,来来回回打得更胶着。 这里面最会 “捡漏” 的就是美国。表面上对欧盟的操作喊 “谨慎支持”,背地里却偷着乐。欧盟自己解决了部分援乌资金,美国就能少掏点钱,把资源往亚太挪。 最狠的是,丹麦建炮弹生产线用的设备、乌军无人机的核心零件,好多都是美国企业卖的,相当于美国借着 “俄资利息” 的东风,偷偷赚着战争差价。 全球各国一看这架势,赶紧把自己的钱挪地方。巴西、南非这些金砖国家,赶紧把外汇储备里的欧元比例往下砍,换成人民币和黄金,生怕哪天自己的钱也被 “冻结生息打自己”。 东南亚国家更是抱团搞起了本币结算,以后做生意直接用自己的钱,再也不想被欧美这套 “规则” 薅羊毛。 其实这事的核心,就是欧盟打破了多年的规矩。以前大家都默认,国家的资产不能随便动,这是国际金融的底线。可现在欧盟为了帮乌克兰,把这条底线撕了,相当于告诉全世界“只要我想,你的钱就能变成打你的武器”。 可打破规则的代价,谁也躲不掉。俄罗斯的反制让欧盟企业吃了大亏,全球对欧元的信任度直线下降,乌克兰战场因为这笔 “送上门的军费” 打得更久,最后没有赢家,只有越来越多的破碎家园和流离失所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