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或将参拜靖国神社,故意选在这一天? 当地时间18日,多家日媒报道称,高市早苗正在计划“闪电式参拜”靖国神社,日期定在12月26日或明年1月1日。目前,其团队正在进行充分准备,以确保此次参拜能够成行。 要是这计划真成了,那可是件大事 —— 自从安倍之后,整整 12 年,还没哪个在任的日本首相敢这么干。现在东亚这边的局势本来就够紧张的,她这一闹,无疑是往火堆里扔柴火,保准得让局势更糟。 说起来,高市早苗跟靖国神社的 “交情” 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从 2014 年到 2025 年这 12 年里,她往那儿跑了 11 回,除了偶尔一年实在抽不开身,基本把这当成每年的固定任务了。 别以为她是单纯的 “怀旧”,这种频率的参拜,早把她的政治立场亮得明明白白。 尤其值得说道的是她选的日子,12 月 26 号这一天,压根不是巧合,就是奔着 “安倍接班人” 这个名头去的。 2013 年的 12 月 26 号,安倍在任上就干过一模一样的事,那也是他当首相期间唯一一次公开参拜靖国神社。 当时不少国家都明确表示反对,可他愣是顶着压力去了,这一下可把日本右翼给乐坏了,直接把这天当成了 “冲破外部限制” 的天大功劳,恨不得刻在功劳簿上。 高市早苗现在把日子定在这一天,心思藏都藏不住。就是想借着安倍在右翼圈子里的余威,给自己贴上个 “正统继承人” 的标签,说白了就是拿参拜当政治筹码,讨好国内那些主张历史修正主义的势力。 她搞 “闪电式” 这一套,表面上是想快进快出减少争议,实际上是算准了时间点,想打个措手不及,既完成了表态又能降低外界集中批评的力度,算盘打得噼啪响。 可她忘了,靖国神社从来都不是什么单纯的宗教场所。那地方供奉着二战时期的甲级战犯,说白了就是日本右翼美化侵略历史的招牌,政治人物去参拜,本质就是亮明自己的立场 —— 不承认侵略历史,甚至想为当年的战争罪行翻案。 这种行为往小了说是伤害周边国家的感情,往大了说就是在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底线,是对那些被侵略国家死难者的亵渎。 当年安倍参拜的时候,地区局势就因为这事儿紧张了好一阵子,各国的抗议声浪此起彼伏。现在高市早苗明知故犯,还特意挑这么个有 “特殊意义” 的日子,明显是没安什么好心。 她心里清楚,只要往靖国神社站一站,就能在国内右翼圈子里赚足好感,哪怕引来外界反对,也能把自己包装成 “敢作敢为” 的政治强人,这种拿历史问题当儿戏的操作,完全是把地区稳定当自己的政治垫脚石。 有人可能觉得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参拜,没必要小题大做。可实际上,日本政治人物对靖国神社的态度,从来都是衡量其历史观的试金石。 一个连侵略历史都不愿正视的政治人物,怎么可能让人相信她会真心维护地区和平?高市早苗 12 年里 11 次参拜的记录已经说明,她的这种倾向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根深蒂固的立场。 现在她的团队忙着做准备,无非是在评估外界反应,看看怎么才能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可不管包装得多隐蔽,“闪电式” 也好,“纪念式” 也罢,本质都是在触碰历史伤疤。 周边国家经历过那段苦难历史,对这种美化侵略的行为格外敏感,她这一步踏出去,必然会引发连锁反应,之前好不容易缓和的双边关系,很可能就因为这一次参拜功亏一篑。 日本右翼总喜欢把这种参拜说成是 “尊重传统”,可尊重传统不等于美化罪行。真正的尊重,是正视历史、铭记教训,而不是跑到供奉战犯的地方去寻求所谓的 “精神慰藉”。 高市早苗选在 12 月 26 号这个日子,与其说是纪念安倍,不如说是在继承他那套否定历史的政治理念。 这事儿往深了说,也是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的信号。他们总想着摆脱 “战败国” 的标签,却不愿从根本上承认历史错误,反而通过这种极具争议的政治动作试探外界底线。 高市早苗的参拜计划,就是这种试探的具体表现,一旦开了这个头,后续很可能会有更多日本政治人物跟风,到时候东亚的和平稳定只会面临更大挑战。 说到底,高市早苗的算盘打得再精,也绕不开历史真相这道坎。靖国神社里的战犯牌位,刻下的是侵略历史的铁证,不是什么值得缅怀的 “英雄”。她越是想借着这种方式刷存在感,越能暴露自己历史观的扭曲。 现在地区局势本就脆弱,真要是把参拜搞成了,最后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既得罪了周边国家,也让日本在国际社会上丢了信誉,这笔政治账,她怕是还没算明白。 参考资料:闽南网《最新!高市早苗或将参拜靖国神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