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次对我们进行回应!日本刚派人访华,就对我们提了一个条件!11月17日,根据外媒报道,在中国官方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后,日本官房长官木原稔对此进行回应了。木原稔表示,中国此举缩减两国人员交流,有悖于日中首脑确认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大方向,并表示已向北京提出交涉。 前脚日本外务省的人刚急匆匆访华,说是要就高层的涉台错误言论做 “澄清”,坚称没改变一贯立场,后脚木原稔就出来说话,一边批评中国发提醒的举动,一边明着提条件,意思很清楚,就是让中方撤了这个提醒,别让中国游客的数量掉下去。 这操作看得人有点懵,合着这边刚想给敏感问题 “降温”,那边转头就给自家争取起 “经济利益” 了,两头的便宜都想占。 中国官方会发这个提醒,根本不是凭空来的。今年以来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都冒出来 27 起了,平均一周就有一起,从言语侮辱到动手伤人,甚至还有持械袭击的,案发地点也从偏街小巷蔓延到了银座、心斋桥这些繁华地方,受害者里游客、留学生、商务人士都有。 更要命的是,不少案子破不了,嫌疑人还在外面晃悠,日本那边的治安漏洞摆得明明白白。 再加上高层那句 “台湾有事可能构成存亡危机事态” 的言论一出来,东京街头都出现了反华标语,社交媒体上全是针对华人的威胁话,这种氛围下,中国公民的安全风险可不是说说而已,发个提醒纯粹是出于保护自家民众的考虑。 日本急着提条件,说白了还是经济上扛不住。中国游客早就是日本旅游业的 “压舱石”,2025 年前 9 个月就去了 749 万人次,消费直接超 1.7 万亿日元,在所有外国游客里,不管是人数还是花钱的本事,都是头一份。 现在提醒一出来,日本旅游相关的股票直接崩了盘,资生堂跌了 11%,伊势丹三越控股更狠,跌了 12%,连日本航空都跟着跌了 5.8%。 大阪心斋桥的免税店老板都快急哭了,提前三个月备的货全堆在仓库里,以前忙到喝不上水的中文导购,现在只能坐着发呆,不少临时工都被通知不用来了。 有机构算了笔账,要是中国游客真持续减少,日本得亏 2.2 万亿日元,GDP 都要被拉低 0.36%,要知道日本全年的预期增长率也就 0.6%,这一下就快给拽掉一半。 旅游业带动的产业链更别提了,从航空公司、酒店到路边的居酒屋、药妆店,多少人指着中国游客吃饭,每 100 万中国游客就能撑起 2.3 万个就业岗位,现在游客不来了,裁员、关店的连锁反应眼看着就要冒头。 日本经团联都急了,丰田、索尼这些大企业联名给内阁施压,要求别再挑衅,赶紧修复关系,毕竟没人愿意跟着一起受损失。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内部对那句引发风波的言论也吵翻了天。前首相们出来批评,说这是把日本往战争里拖,还有超百名民众跑到首相官邸前抗议,举着标语喊着要高层辞职。立宪民主党的人也直言,这种言论太越界,把中日关系拖进了死胡同。 说白了,连日本自己人都知道这话犯了忌讳,可这边刚派人来 “灭火”,那边就反过来要求中国 “配合” 维持游客数量,这种矛盾的态度实在让人看不懂。 中方这次的态度很明确,想让人员交流恢复,首先得解决根本问题。安全风险摆着,敏感问题上的挑衅言论没纠正,光靠嘴催着游客去,根本不现实。 日本要是真在乎所谓的 “战略互惠关系”,与其忙着提条件、提交涉,不如先好好管管自家的治安,好好纠正那些触碰底线的言论。 毕竟中国游客出门玩,图的是安全舒心,不是冒着风险去给别人送经济收益,这个道理其实一点都不复杂。 现在日本的处境说白了就是自找的,既想在敏感问题上刷存在感,又不想放弃中国游客带来的经济好处,哪有这么两全其美的事。 股市暴跌、商家叫苦、企业施压,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后果。要是还抱着 “一边挑衅一边赚钱” 的心思不放,最后受损失的只会是他们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