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从“蚊虫窝”到便民停车场人大代表推动闲置地块焕新解民忧

“以前这两片地杂草疯长、比人还高,蚊虫扎堆让人避之不及。如今要改造成停车场,不仅停车方便了,蚊子也少了,人大代表真是把实事办到了我们心坎里!”从荒草丛生的闲置地块到便民利民的“民心工程”,闲置地块的华丽蜕变,正是南沙区大岗镇人大聚焦民生痛点、践行履职担当的生动写照。

察民情:闲置地块藏双重烦恼

李德勇身兼村支书与镇人大代表,在日常走访中,他频繁接到村民的吐槽。村里这两片地块,自附近项目拆迁后便长期闲置、无人打理,半米高的杂草成了蚊虫“温床”,雨季还容易积水,增加了“两热”传播风险。与此同时,周边“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村民车辆乱停乱放,既影响交通通行,又存在安全隐患。

“必须把‘痛点地’变成‘便民地’!”实地走访时,李德勇拍下了荒草地的真实景象:齐腰深的杂草间缠绕着枯枝,白色护栏外的河涌旁堆积着碎石,几辆私家车勉强挤在空地边缘,车身落满杂草碎屑。随后,他第一时间将问题反映给镇人大主要领导,并联动镇人大联络站形成专项建议,提交镇政府研究解决。

荒草地改造前情况

聚合力:代表督战啃下硬骨头

大岗镇人大迅速行动,组织人大代表、镇城建办、村委会等多方力量召开现场议事会,围绕项目资金来源、建设标准等核心难点研讨。最终明确由镇政府统筹专项资金,村委会配合开展清障平整工作,人大代表全程跟踪监督项目推进。

项目启动后,上村村辖区内的人大代表牵头成立专项监督小组,建立“周巡查、月通报”工作机制。代表们带着施工图纸,对照施工进度逐项核验,紧盯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确保项目建设不跑偏、不走样。人大代表并非“提交建议就收尾”,而是全程跟着项目跑、盯着进度干。正是这份“贴身监督”,让原本计划1个月完成的改造工程,提前10天顺利竣工。

荒草地改造中

人大代表定期到现场监督

惠民生:双重效益的大幸福

历经10多天的集中改造,这两片总面积约1100平方米的闲置地焕然一新,新增30多个标准停车位,有效缓解周边村民的停车难题。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片“变形”的空地让周边布雷图指数显著下降,蚊虫孳生密度大幅下降,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从“蚊虫窝”到便民场停车场,两块闲置地的蜕变,是大岗镇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以代表走访收集民意点题,以专题协商凝聚共识破题,以全程监督推动落实解题,最终实现了“解决停车难、消除蚊媒隐患”的双重效益。

竣工后的便民停车场

大岗镇人大将继续聚焦群众身边的“微民生”需求,推动更多闲置空间转化为民生服务阵地,让人大履职的温度,真正传递到群众生活的烟火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