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1月15日一条视频在网上火了,一名女子在上海早高峰的地铁上拿包占座,而在看到一

11月15日一条视频在网上火了,一名女子在上海早高峰的地铁上拿包占座,而在看到一位老人向左下之后,她不仅不愿意挪包,甚至还对着老人恶语相向。 更离谱的是,在事情热度越来越高时,这位女子还反咬一口,报警称自己才是受害者。 如今真相曝光,这位女子的身份也被扒了出来,可所有人都没想到,她又搞起幺蛾子......这回她居然在社交媒体上开了个账号,自称“被网暴的普通人”,发小作文哭诉自己压力大到失眠脱发,还暗示当时现场情况有“隐情”。可网友翻遍她的长文,愣是没找到半句对老人的歉意,倒是把“网友断章取义”“地铁监控不完整”反复念叨了十几遍。更绝的是,她转头就挂出带货链接,卖的还是“减压助眠茶”——合着泼天流量真让她接住当商机了。 这种操作看得人头皮发麻。公共资源不是谁的剧本杀剧场,占座骂人时嚣张报警的是她,转头消费公众同情心的也是她。普通人犯错尚且知道要脸,这位倒好,直接把黑红玩成流量密码。看看她账号里精心打磨的打光角度,再对比地铁监控里叉腰瞪眼的模样,简直像换了个人格。最讽刺的是,那些喊着“给她改过机会”的网友,怕是没见过她小号里嘲讽网友“记忆只有七秒”的截屏。 事情发展到这儿,早不是简单的占座纠纷了。本质上是在测试社会容忍度的底线:当无耻能兑换成真金白银,当撒泼打滚比诚恳道歉更“划算”,下次地铁里会不会冒出更多“用包占座创业”的模仿者?别忘了半年前高铁泼热水占座的姑娘,当时也有一堆人洗地说“小事而已”,结果现在动车组里抢座吵架都快成固定节目了。 更该警惕的是那种“我闹我有理”的思维。明明有无数种方式化解矛盾:说句“阿姨您坐”,把包抱腿上不就完了?偏要选最难看的一种,事后还硬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这套路眼熟不?就像小区里遛狗不牵绳还骂邻居胆小的,就像插队失败反手拍视频网暴别人的——本质上都是把公共秩序当个人秀场,把大众良知当碰瓷道具。大爷地铁让座 上海地铁大爷 老人地铁抢座 地铁上大妈 上海老人地铁 地铁捡垃圾老人 地铁老太 上海热心阿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