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战后出生的日本人,还要为侵略历史负责吗? “我没参战,何来罪责?”——这句看似合

战后出生的日本人,还要为侵略历史负责吗? “我没参战,何来罪责?”——这句看似合理的辩解,实则是对结构性不公最危险的纵容。当教科书把“侵略”改成“进出”,当靖国神社香火不断,当慰安妇至死未获一句正式道歉,问题早已超越个人有无“罪行”,而直指公民是否在正义需要回应时选择沉默。 自由主义鼓吹“责任只源于自主行为”,却让历史清算沦为虚空;社群主义强调身份继承,又可能滑向道德绑架。真正的出路,在于看清:日本战后繁荣部分建立在殖民掠夺与战争红利之上——享受其果,就无法回避其责。 这不是要年轻人“赎罪”,而是问:你能否用选票、发声与行动,阻止国家继续篡改记忆?德国能清算过去,因它切断了制度根系;而日本,仍在“和平宪法”外壳下保留军国幽灵。 历史从不问如果,但总在当下索要答案。活在历史红利中的人,没有资格说“与我无关”。 #战后日本历史责任 #日本侵华历史  #个人主义陷阱 #社群主义绑架  #代际责任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