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杨尚昆之子杨绍明: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毛主席是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伟大缔造者。当然他

杨尚昆之子杨绍明: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毛主席是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伟大缔造者。当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中南海的温暖记忆,藏着伟人的赤子心   在我心底,总有一段中南海的岁月温暖如初。父亲杨尚昆曾在延安担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后来又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警卫司令员,连朱仲丽阿姨都记得,进北京后“谁吃饭、谁住哪儿,都是杨主任管”。   记得有次深夜,我去父亲办公室送文件,远远就看见菊香书屋的灯还亮着。透过窗棂望去,毛主席正坐在书桌前,手里握着笔,桌上摊着厚厚的文稿,旁边却放着一本翻开的诗词集。父亲后来跟我说,那天毛主席改完《论十大关系》的初稿,随手就在文稿旁写了几句新词,烟灰缸里压着的稿纸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几个字力透纸背。   他从不把工作和创作分得太清,治国理政的深思里藏着诗人的豪情,诗词的字里行间又满是思想家的洞察。有回父亲汇报完农业生产情况,毛主席突然指着院里的老槐树说,这树就像老百姓,得顺着它的性子养,不能硬来,后来才明白,那是在讲实事求是的道理,简单一句话,比多少理论文章都透彻。   中南海的清晨总是伴着清脆的鸟鸣,毛主席爱早起在院里散步,遇到谁都愿意聊上几句。有回炊事员老张说家乡遭了灾,粮食收成不好,毛主席听完没说话,转身就让父亲安排给老张家乡送些种子和农具。没过多久,他又特意问起老张,得知家乡春耕有着落了,才笑着说"民以食为天,咱不能让老百姓饿肚子"。   那些年,毛主席的搪瓷缸子总装着浓茶,开会时谁要是渴了,他就随手递过去,一点架子都没有;警卫战士站岗冻得搓手,他会把自己的大衣披在战士身上,说"你们年轻人火力旺,但也得注意保暖",这些细碎的瞬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藏着最真切的赤子心,让我明白伟大从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把每一个普通人都放在心里。   父亲珍藏着一本毛主席批注过的《矛盾论》,书页边缘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有对理论的补充,也有结合实际工作的思考,有次我问父亲,毛主席怎么能既是缔造者,又是诗人和哲学家呢?父亲摸着我的头说,因为他心里装着整个国家和人民,搞革命、建军队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写诗、思考是为了把道理讲给老百姓听。   记得那年国庆,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挥手,人群欢呼声响彻云霄,可回到中南海,他却拉着几位老工人聊起了工厂的生产情况,问得比谁都仔细,后来父亲告诉我,毛主席常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句话不是口号,是刻在骨子里的信念。   如今再想起中南海的岁月,那些温暖的记忆依然清晰如昨,毛主席的办公室里,砚台里的墨总比别人浓,因为他要写的文章、批的文件太多;他的书架上,马列著作和诗词集并排摆放,思想与才情在那里交融,他是伟大的缔造者,亲手托起了新中国的朝阳;是伟大的诗人,用诗词书写着时代的豪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用智慧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而这所有的伟大背后,是一颗滚烫的赤子心,装着对人民的爱,对国家的情。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份初心,就像不能忘记那些中南海的温暖岁月,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前行的力量。   你说,这样的伟人,怎能不让人永远铭记呢?评论区聊聊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