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如何培养既“精医术”又“懂医保”的复合型医学人才?11月17日,安徽省“医保知识进课堂”开班式在安徽医科大学举行,该校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的184名学生成为首批学员,共同见证了医学教育与医保事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医保知识走进高校课堂
开班式上,安徽省医保局副局长汪和平以授课教师的身份,为学生讲授了《医疗保障学》的第一课。他从医疗保险的基本理论、改革进程和发展形势等方面进行解读,帮助学生建立对医保体系的整体认知。
“这门课让我们在校园里就能接触到医保实务,让我认识到医学生的目标不仅是‘治好病’,更要帮患者算好‘医保账’。”该校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凡雨诺在课后分享道。
记者了解到,该课程自11月起面向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同时对实习生采取线上微课程与返校后线下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课程覆盖所有在校本科生。未来,课程还将逐步推广至药学、护理学等相关专业,覆盖从本科到继续教育的全周期培养阶段。
不仅要“治好病”还要“算好账”
“传统的医学教育体系在培养精湛医术上成就斐然,但存在的‘重技术、轻管理’倾向,使得临床毕业的学生虽精于诊疗,却常常疏于‘算账。”安徽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吕雄文介绍,这个“账”不仅是患者的“经济账”,更是医疗资源的“效率账”和基金安全的“合规账”。
随着国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的深化,医务人员掌握医保知识的需求日益迫切。将医保知识前置性、系统性地融入医学人才培养在校阶段,本质是对医学人才知识结构的战略性重塑,是培养新时代“既会看病,又懂管理”的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
安徽省医保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绍华指出,开设医保课程不仅是适应“价值医疗”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他指出,医务人员不仅要懂临床,还要懂经济,才能在有限资源下实现医疗服务最优解。
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安徽经验”
据介绍,此次“医保知识进课堂”活动由安徽省教育厅与医保局统筹牵头,整合省内医学高校资源,构建了“统一标准+特色落地”的课程体系。作为试点牵头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依托其学科优势,精心设计了“理论+案例+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医保政策解决实际诊疗问题的方法。
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苏石介绍,未来这项“医保课程”还将在我省更多医学院校开展,培养更多“既能带好听诊器,又能打好算盘”的合格医学生。
“我们将持续优化课程质量,确保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吕雄文介绍,未来,该校将打造医保与医学教育融合的示范课程,为全国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安徽经验”。
大皖新闻记者叶晓见习记者张旭凡实习生罗唯嘉通讯员徐佳佳李若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