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淮南将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大皖新闻讯11月18日,记者从淮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解到,“十四五”时期,该市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摆在新兴产业发展首位,充分发挥毗邻合肥的区位优势,紧扣“配套协同、错位发展”路径,推动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十五五”期间,将全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淮南市发改委副主任梁浩在发布会上介绍,该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产业规划和政策文件,设立了由多部门协同的市汽车办,建立了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已集聚产业链企业462家,形成涵盖专用车、动力电池、电驱动、车身轻量化、空调热管理系统及后市场的完整链条。今年1-9月,全产业链营收达143.7亿元,同比增长36.3%;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达43.8%,高于全省27.5个百分点。

淮南市还绘制了产业链图谱,精准开展“链主招商、以商招商”,成功吸引了一批全球及全国百强零部件企业落户。累计实施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项目183个,总投资1111.3亿元;今年1-9月,新签约项目157个,总投资208.8亿元。航天锂电、坤泰动力、科博达域控制器等一批重点项目投产,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另外,积极培育创新主体,目前产业内拥有68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企业攻克关键技术,多项产品获省“首台套”认定。同时,深化产教融合,与多所高校共建产业学院和创新平台,为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与智力支持。

梁浩介绍,展望“十五五”,淮南市将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前瞻布局”、“生态构建”和“模式创新”,全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构建多元化的“汽车智造生态”,将支持开沃、联合崛起等专用车企业壮大规模,打造淮南品牌,优化“整零对接”机制,全力提升近地化配套率,并规划建设多个特色鲜明的专业产业园,形成优势突出、配套完备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将依托省级创新中心,联合知名高校及龙头企业,重点攻关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争创更多“三首”产品。构建标准化数字化的“服务生态”,将加快建设智能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积极探索车网互动(V2G)等新模式,大力推进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在特定场景的示范运营,并前瞻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拓展后市场服务,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大皖新闻记者张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