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薛慧雯)近日,随着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22个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全部完成规范化建设并实体化运行,民和县已在全省率先实现县乡(镇)两级综治中心全域规范覆盖。从打造县级标杆引领到乡(镇)全域开花,从“有形搭建”到“实体运转”,民和县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笔,在基层社会治理的画卷上描绘出独具特色的平安图景,为全省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民和样本”。
近年来,民和县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为民、便民、惠民”宗旨,以“五个一”资源整合模式破题,推动治理资源向综治中心汇聚、服务效能向基层延伸。县级综治中心率先实现高效运转后,民和县以“归零再出发、赶考争先进”的姿态,选取川口、北山等6个乡镇作为试点,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健全闭环运行机制,打造出一批可观摩、可借鉴的示范样板,全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以前跑多个部门才能解决的事,现在综治中心‘一窗受理’全解决!”古鄯镇务工人员马先生的切身感受,道出了综治中心建设的民生温度。综治中心聚焦服务便捷化,整合信访接待、法律援助等资源,推行“前台受理、后台转办、限时办结”等工作机制,累计服务群众1.8万余人次,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深耕矛盾化解实战化,构建“源头防控+多元调解”机制,通过“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联调模式和“四单闭环”机制,将七成以上矛盾纠纷化解在乡(镇)层面。今年以来,县乡(镇)两级综治中心共调解矛盾纠纷1565件,涉及金额5236万元,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9.8%,有力夯实了基层治理根基。
今后,民和县将持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运行”深度转变,全力打造矛盾化解高效、群众服务便捷的基层前沿阵地,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民和、法治民和注入强劲动力。(编辑:杨琳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