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韩国总统正式宣布了!   11月16日,韩国总统府正式对外宣布,将东北亚三国的官

韩国总统正式宣布了!   11月16日,韩国总统府正式对外宣布,将东北亚三国的官方表述顺序统一规范为“韩中日”。   单看这几个字,可能很多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但在敏感的东北亚地缘政治环境里,小小的顺序调整,往往透露出更深层次的信号。   一直以来,韩国在提到和中国、日本的三边关系时,顺序上并没有特别统一,有时候是“中日韩”,有时候是“日韩中”,也有“韩日中”的说法。   按惯例,顺序往往是根据会议主办国、语境习惯、或外交礼仪来安排,并无硬性规定。   但现在李在明政府突然下定决心,统一采用“韩中日”的表达,显然是有政治上的考量。   从字面顺序来看,把“韩”放在最前面,是一种对自己地位的强调,也是对内表达一种“以我为主”的姿态。   但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中”字排在“日”前的变化,这一点,才是引发外界关注的核心。   众所周知,东北亚三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既合作又竞争的状态,特别是韩国在中美之间左右为难的外交姿势,让历届政府都很小心翼翼。   李在明上台后,在外交方面逐渐表现出一定的调整迹象,这次把“中”排在“日”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中方的一种姿态释放,至少是在形式上显示出“重中轻日”的倾向。   结合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来看,这个顺序的调整更有现实背景,李在明政府上台之后,虽然继承了一部分前任的亲美路线,但在对华关系上显然更趋于务实。   特别是在经济层面,韩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依旧很大,无论是芯片出口还是电动车电池产业链,中国的角色都不可或缺。   而中国也对韩国的一些政策动向保持高度关注,此次顺序调整,可能正是韩国试图在两国关系上“降温回暖”的一种尝试。   与此同时,韩国和日本在领土问题上的争议再次升温,独岛的主权问题从来不是新话题,但每次有风吹草动,舆论就会迅速升温。   最近日本方面在一些国际场合再次提及独岛,引发韩国舆论强烈反应,李在明政府在国内支持率并不算稳固,这种时候适度在对日立场上“硬一点”,反而能稳住一部分民意。   于是我们看到,一边是对中释放善意,一边是对日保持距离,这种“拉中压日”的策略刚好通过这次顺序调整体现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国合作机制中,顺序其实并不只是表面文章,比如三国峰会的主办、议题设置、媒体报道顺序等,都会受到顺序影响。   韩国此次明确固定表述方式,很可能是为下一轮三方沟通做铺垫,尤其是在三国领导人会面即将恢复的大背景下,这种提前做出的安排有利于掌握主动权。   当然,也不能忽视韩国国内的政治氛围,李在明此前因司法问题陷入风波,现在急需在外交上塑造一个有掌控力的总统形象。   从顺序的小事着手,既不冒大风险,又能制造话题,对内可以说“我们让韩国优先”,对外也能说“我们注重区域平衡”。一举多得。   总的来看,“韩中日”这个顺序,是一个外交上的小动作,但背后却牵动着中韩日三边的微妙平衡。   李在明政府正在用这种方式,寻找一个能够平衡中日、美中之间关系的空间,同时也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外交回旋余地。   顺序虽小,信号却强,接下来要看各方如何回应这一新的表态。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改回“韩中日”,“间接对华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