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高三女生突遇颈椎危机,骨科专家化解瘫痪风险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林辉

在河南省胸科医院骨科的病房里,刚被诊断为“创伤性寰枢关节不稳”的18岁高三女生小段(化名),难掩焦虑地说道:“我还要上学呢!”此时正值高考前的重要阶段,这起意外让她与家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不久前,小段在上学途中不幸发生意外,被紧急送至当地医院后又立即转入河南省胸科医院。

骨科主任张春雷团队接诊后,经过详细的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四肢麻木,双手握力4级,T4水平感觉减退,左手及腕部不能背伸,能动却不知道手在哪里——本体感觉和痛觉消失,确诊为“创伤性寰枢关节不稳伴不完全性瘫痪”。

这是一种严重的颈椎损伤,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可能导致神经受压甚至瘫痪风险,严重影响未来生活。

然而,术前检查发现的一系列复杂情况为小段的治疗徒增了不少难度。

PPD皮试呈阳性、肺部存在阴影并伴有发热等症状,提示患者可能合并结核感染,这也为手术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与风险。

面对这些困难,张春雷迅速组织骨科、麻醉科、感染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全面评估患者状况。

“患者年仅18岁,手术不仅要解决当前的颈椎不稳,更要兼顾其功能的保留和后期的生长发育,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准无误。”张春雷表示。

经多学科团队反复研讨,最终制定了周密的“颈后路寰枢椎融合术+颅骨牵引术+取髂骨植骨术”围手术期管理方案:麻醉科钟巍主任设计“可视喉镜下动态插管”,避免寰枢椎二次移位;神经内科刘国玲主任定级神经损伤,指导围手术期用药;手术室马红霞护士长通知备班护士及时到位待命——稳颈椎,缓解脊髓压迫,为不全瘫痪恢复创造条件。

手术过程中,团队在患者全身麻醉下,通过其颈后路精准置钉,巧妙避开重要神经和血管,成功将不稳定的寰枢椎复位,并利用患者自体髂骨进行植骨融合,通过钉棒系统实现了牢固的内固定。

手术历时2小时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控制良好。术后影像显示,其颈椎序列恢复理想,内固定位置精准。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小段恢复顺利,肺部情况也逐步改善。此次治疗不仅解除了迫在眉睫的瘫痪风险,也为她继续学业、迎接高考赢得了宝贵机会。

张春雷提醒,寰枢关节不稳常见于外伤后,若青少年出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或伴有上肢麻木等症状,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及时专业的干预,是避免神经功能损伤、保护脊柱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