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快讯! 德国正式对“中国制造”关上关键基础设施的大门—— 11 月 13 日

快讯! 德国正式对“中国制造”关上关键基础设施的大门—— 11 月 13 日,德国联邦议院于通过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法律,赋予内政部全面权力基于网络安全风险,禁止中国技术供应商参与德国关键基础设施建设。 德国此举延续欧盟对华科技“去风险”路线。2023年欧盟委员会报告称,30%成员国关键基建依赖中国设备,德国作为欧盟经济引擎,此次立法或推动欧盟出台统一标准。但数据显示,德国4G网络中65%基站使用华为设备,完全替换需重构底层架构。 运营商成本压力巨大。德国电信2024年财报显示,其5G网络中华为占比42%,若2026年前移除,单设备更换费用预估超80亿欧元,相当于其全年净利润的1/3。小运营商更可能因资金不足拖延,政策执行或打折扣。 替代供应商产能存疑。爱立信、诺基亚2025年全球5G设备订单已饱和,德国市场缺口约20%。行业分析指出,若北欧企业无法及时扩产,德国或面临网络覆盖缩水,偏远地区4G退网延迟风险上升。 中德经贸纽带受冲击。2023年中德贸易额达2531亿欧元,中国连续8年为德最大贸易伙伴。此次禁令或波及西门子、博世等德企在华供应链,中国反制措施可能影响德汽车、化工产业在华市场份额。 政策持续性存变数。德国新政府由三党联合执政,经济部担忧“一刀切”损害企业利益,已提出“分阶段评估”修正案。历史上德国对俄能源制裁曾因企业游说推迟,此次执行力度或受类似因素掣肘。 个人看来,中德科技合作应回归务实。安全考量需基于数据而非偏见,德国工业4.0依赖中国数字基建,完全脱钩将推高成本、延缓创新。与其“全面切割”,不如建立联合安全认证机制,平衡风险与合作,才是长久之计。德国对话中国 德国制造业 德国半导体 德国工业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