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带着五千步兵,刚出塞就撞上匈奴八万骑兵,最后弹尽粮绝,只剩四百人逃回来。有人说汉武帝这是故意坑他,明知道步兵打不过骑兵,还让他深入大漠;可李陵自己请战的时候,拍着胸脯说“五千人够了”。这到底是送死,还是高估了自己? 那时候汉武帝想打匈奴,可卫青、霍去病都没了,身边缺能打的将领。李陵是李广的孙子,憋着一股劲想证明自己,主动请缨带步兵去牵制匈奴。汉武帝大概也觉得,让他试试水也好,赢了是惊喜,输了也不算伤筋动骨,就给了他五千人,还派路博德带骑兵接应。 坏就坏在路博德。这老将军觉得跟着李陵当后援掉价,上书说“现在天凉,匈奴马肥,不如春天再打”。汉武帝以为是李陵后悔了,故意让路博德推脱,一怒之下催李陵赶紧出发,还把接应的骑兵调走了。等于说,李陵这五千人,成了没后援的孤军。 真打起来,李陵的本事没吹牛。五千步兵列成方阵,用弩箭射退匈奴一轮又一轮冲锋,杀了对方上万骑兵。匈奴单于都吓着了,想退兵,手下人劝他“再打打,实在不行再说”。可李陵这边也撑不住了,弩箭用完了,粮食吃光了,还出了叛徒,把他们的布防全告诉了匈奴。 最后李陵喊着“无面目报陛下”,投降了。消息传回长安,汉武帝气得把他全家杀了。后来司马迁为李陵说话,还被阉了。这事儿越闹越大,大家都骂汉武帝狠心,可想想,李陵要是真能全身而退,汉武帝未必会翻脸——问题就在于,他没完成任务,还投降了。 说这是“送死任务”,有点道理。步兵对骑兵,本就吃亏,还没后援,等于把肉扔到狼窝里。可李陵自己也有责任,他太想证明自己,把仗想得太简单,没算到接应会出岔子,更没算到会出叛徒。 后来李陵在匈奴当官,汉武帝去世后,汉朝有人劝他回去,他叹口气说“回去干啥?家都没了”。这五千步兵的结局,成了他一辈子的疙瘩。其实啊,这任务说送死也不全是,说能赢也悬——更像一场赌局,李陵押上了自己和五千人的命,最后输得一塌糊涂。 历史上这种事多了去了,明明看着不靠谱,偏有人觉得自己能创造奇迹。李陵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只是那五千步兵,成了这场豪赌里最可惜的牺牲品,连名字都没留下几个。李广之孙李陵 征服匈奴 汉骠骑大将军 汉朝李广 卫青霍去病 匈奴故事 汉朝张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