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黄智洋记者皮泽红报道11月12日,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在桂花岗校区召开《2025年中国广州社会发展分析与展望》蓝皮书成果发布会,蓝皮书的主持编撰单位和部分作者代表系统介绍了2025广州社会蓝皮书的重要成果和主要观点。
2025广州社会蓝皮书由广州大学、广州市城市学研究会和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等联合编写,依托高校智库、行业研究院与政府部门等协同研究力量,立足“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双重主线,对2024年广州社会运行态势进行系统评估,并对2025年发展前景作出前瞻研判。
蓝皮书认为,2024年,广州紧扣“十四五”规划攻坚任务,深化“制造业当家”与数字经济同频共振,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协同增势;财政资源重心向教育、医疗、托育、养老等民生领域精准倾斜,公共服务供给与社会保障网更具韧性;“穗智管”城市运行驾驶舱与“一网统管”治理架构落地成形,城市风险预警与资源统筹进入智能化、秒级化新阶段。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民生投入占比创历史新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领域占比达68.5%,较上年提升3.2个百分点,总额突破2800亿元。其中,养老、托育、医疗三大领域投入增速均超20%:养老服务体系获财政补贴38.6亿元,普惠托育专项补助9.3亿元,基层医疗机构改造投入41.5亿元。同时,2024年,广州新增碧道203公里,公共体育设施社区覆盖率达100%;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新建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小微空间520处,举办惠民演出1.2万场次,居民高品质生活场景覆盖面日益拓宽,居民幸福感持续提升。
蓝皮书同时提出,2024年广州社会发展面临的规上工业增速转负、就业结构错配、城中村改造资金缺口与老龄化加速等结构性挑战仍待破解。交通拥堵与新业态治理的双重压力,数字治理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技术标准割裂与制度保障缺位的共生困境,解决老年群体数字鸿沟困境待解的技术普惠性不足与制度保障缺位难题,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面临的这些复合型挑战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025年,蓝皮书认为广州重点是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标杆”建设目标,以制度型开放破解发展失衡,以新质动能激活全域融合,通过制度创新、民生普惠与风险防控的三维联动,构建全龄友好、城乡融合、智慧韧性的城市发展体系。在既有政策框架下,持续深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推动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房供给模式创新,强化交通智慧治理与教育人才支撑,系统提升超大城市治理效能。通过实施政务数据共享、气候适应性基础设施升级等专项行动,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和数字化议事体系,构建政府—市场一社会多元共治的韧性生态,进一步夯实城市安全韧性,以更包容、更可持续的路径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