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方“斩首”警告删除,日方误以为中国软了,没想到更狠的一招!中国限制镓锗出口,日

中方“斩首”警告删除,日方误以为中国软了,没想到更狠的一招!中国限制镓锗出口,日本半导体生产“瘫痪”,85%原材料依赖中国,未来还敢继续挑战吗? 很多人没看懂,中方删除“斩首”警告压根不是服软,而是换了种更精准的打法。 高市早苗作为日本首相,在2025年11月7日的国会预算委员会会议上,直接点明台湾问题可能演变为日本存亡危机。她强调,如果台湾遭遇武力攻击,日本自卫队有权介入,这番话迅速登上日本各大媒体头条。立宪民主党议员冈田克也当场追问细节,高市早苗回应时引用安全保障相关法,暗示集体自卫权适用。这样的表态并非孤例,日本近年来在涉台议题上步步紧逼,试图借美日同盟强化区域干预姿态。国台办发言人随后指出,日本此举严重干涉中国内政,敦促日方慎之又慎,避免触碰红线。这次事件不过是中日摩擦的最新一环,根源在于日本一贯的右翼倾向和高市早苗个人强硬作风,她上台后频频推动修宪和军扩,台湾议题成了她拉拢选票的筹码。国际社会看在眼里,美媒虽附和,却也担忧东亚局势升级。说到底,日本资源匮乏,军事上仰仗美国,政治上却总想逞强,这让中方不得不亮明底线。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的回应来得迅猛直接。11月8日,他在X平台发帖,直指高市早苗的言论,措辞尖锐到“斩首”级别,配上台湾海峡地图,瞬间引爆网络。帖子一出,日本外务省立刻抗议,称其“极其不当”,要求立即删除。自民党议员更叫嚣将薛剑列为不受欢迎人物,驱逐出境。次日,帖子果然消失,但截图已满天飞。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日本的霸权心态暴露无遗,这番警告本是为回应高市早苗的挑衅,删除只是避免被断章取义,并非退让。相反,它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克制与智慧,向来不爱空喊口号,而是留有余地。国台办也重申,日本处理涉台问题须三思而行,否则后果自负。这件事闹大后,日本舆论分裂,共產党要求高市早苗撤回言论,甚至拿安倍时代做对比,说连安倍都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全球目光聚焦,东亚和平岌岌可危,中方这一手,既震慑了日方,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信号:涉台问题不容外人插手。 日本政界却揣着明白装糊涂。高市早苗办公室很快收到删除帖子的报告,她和助手们视之为中方顾虑舆论,转而加速推进对华技术封锁。11月15日,日本经济产业省正式宣布,跟随美国脚步,对23项半导体设备实施出口管制,包括光刻机和蚀刻工具,旨在卡住中国芯片脖子。这一步棋看似高明,实则忽略了自身软肋。日本作为资源贫瘠国,早年就把半导体供应链深挖进中国市场,为省成本,企业如信越化学和SUMCO几乎全靠中国原料撑腰。管制名单一出,北京商务部大厅的审批流程悄然收紧。7月3日,中国商务部就已发布公告,自8月1日起,对镓和锗相关产品实施出口管制,要求申报最终用途和接收方。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对美日封锁的正当反制。日方以为口头警告没了,就万事大吉,谁知中方早已备好更狠的牌:资源命脉直击要害。 镓和锗在半导体产业中地位关键,前者用于功率器件和LED,后者是光纤和红外光学核心材料。日本经济产业省数据铁板钉钉:本土半导体用镓进口85%以上来自中国,锗依赖度接近100%。信越化学的镓化合物产线,80%原料靠河南冶炼厂供应;SUMCO的锗晶圆车间,每月从云南拉回上百吨粗锗。这些企业为追逐低价,把采购链嵌入中国内地,却从没建起备用路径。全球镓储量中国占68%,产量高达96%;锗储量占41%,提纯技术更是中国独步天下。管制落地后,日本企业库存警铃大作。九州岛的芯片封测厂订单排到年底被迫延期,违约金如雪片飞来。茨城县材料厂主管盯着报表,只剩三个月存量。全球供应链本就脆弱,中国这一控,就让日方生产线直接卡壳。分析师粗算,管制若持续半年,半导体产业损失超1000亿日元,GDP增速拉低0.3个百分点。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实打实的经济痛点,日本企业这才醒悟,资源依赖远比技术封锁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