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2014年,湖北周女士移植了自己7岁儿子的肾,最终重获新生,而她的儿子却离开了人

2014年,湖北周女士移植了自己7岁儿子的肾,最终重获新生,而她的儿子却离开了人世,儿子生前最后一句话:我是妈妈的男子汉,我死后让妈妈替我活着。   2024 年武汉公益分享会现场,聚光灯下的周璐捧着一本泛黄笔记本。   她翻开第一页,“妈妈别怕,我会保护你” 的歪扭字迹映入眼帘,台下瞬间安静。   这是 7 岁的陈孝天生前写的 “守护笔记”,如今成了周璐传递爱的信物。   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的林女士,悄悄摸了摸腰侧 —— 那里跳动着陈孝天的肾脏。   2014 年她因肾衰竭绝望时,正是这颗肾脏给了她新生,今年已是她重获健康的第十年。   “每次看到周璐姐,我都像看到亲人,” 林女士后来哽咽着说,“我活着,就是替孝天看看世界。” 时间回到 2013 年冬天,武汉儿童医院的透析室里,周璐攥着儿子的手瑟瑟发抖。   尿毒症让她每周要透析三次,每次四小时,针扎进血管时的疼痛,她从不在儿子面前表露。   “妈妈,等我长大挣钱,就带你去最好的医院,” 陈孝天趴在床边,用小手给她暖着手背,“我要当解放军,保护你不疼。” 那时的周璐还不知道,命运会给这对母子更残酷的考验。 2014 年 1 月,陈孝天脑瘤术后复查,医生的话让周璐如坠冰窟:“癌细胞转移了,最多还有一个月。” 她躲在医院走廊的拐角哭到失声,却在回到病房前擦干眼泪,笑着给儿子削苹果。   可陈孝天早就看出妈妈的不对劲,他拉着奶奶的衣角小声问:“奶奶,我是不是快不行了?那妈妈怎么办?” 当奶奶犹豫着说出 “你的肾能救妈妈” 时,这个 7 岁的孩子没有害怕,反而眼里亮了起来。   “妈妈,我要捐肾给你,” 第二天一早,陈孝天就拉着周璐的手说,“这样你就能好起来,替我看好多好多花开。” 周璐抱着儿子哭了很久,她想拒绝,可儿子的坚持让她无法开口 —— 他甚至开始每天摸自己的腰,说 “要好好保护肾,给妈妈用”。   当地部队得知孩子的心愿后,特意来医院为他举办入伍仪式,军章别在他小军装胸前时,他敬了个不标准的军礼,笑得格外灿烂。   2014 年 3 月 30 日,陈孝天的精神突然好了很多,他让奶奶帮忙写下 “守护笔记”。   “妈妈,我走了以后,你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他一字一句地说,“想我的时候就摸肾的位置,我就在那里陪着你。” 周璐把笔记揣在怀里,整夜没合眼,她一遍遍亲吻儿子的额头,心里默念 “再等等,再等等”。   可分别还是来得猝不及防。2014 年 4 月 2 日凌晨,陈孝天的呼吸渐渐微弱。   奶奶抱着他,在他耳边轻声说:“天儿,放心吧,妈妈会好好的。” 而此时的周璐,正在术前准备室里,她不知道儿子已经离开,还在盼着术后能抱抱他。   数小时后,当医生告诉她 “手术很成功,肾脏开始工作了”,她才知道,自己永远失去了那个想保护她的小男孩。   术后恢复期间,周璐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捐出儿子的肝脏和另一颗肾脏。   “天儿那么善良,他肯定希望能帮更多人,” 她对医生说,“让他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最终,除了林女士,35 岁的张先生因陈孝天的肝脏重获新生,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如今,周璐的身体状况一直很好,她每年都会和林女士、张先生见面。   他们会一起带着陈孝天的 “守护笔记” 去墓地,跟他讲这一年的经历:“天儿,林阿姨今年去看了油菜花,张叔叔的孩子会叫叔叔了。” 周璐还经常去医院看望重病患儿,给他们讲陈孝天的故事,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他们坚强。   “守护笔记” 里最后一页,是陈孝天画的一幅画:一个小男孩牵着妈妈的手,旁边画着太阳和小花。   周璐每次翻开这一页,都会轻声说:“天儿,妈妈没辜负你,我带着你的爱,好好活着呢。” 台下的观众早已泪流满面,这份跨越生死的爱,正通过 “守护笔记”,温暖着更多人的心房。   今年清明,周璐带着 “守护笔记” 和陈孝天的军章去墓地时,发现墓碑前放着一束油菜花。   她知道,这一定是林女士或张先生送来的 ——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纪念那个用生命守护妈妈的小英雄。   阳光洒在墓碑上,周璐轻轻抚摸着 “陈孝天” 三个字,心里满是温暖:“天儿,你看,爱一直在延续呢。”   信息来源:湖北捐肾救母男孩离世妈妈含泪接受换肾手术(图)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