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信阳固始县:“党建+医共体”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鑫杨小燕通讯员何婷张经纬

“以前到医院看病都要先检查身体,有些检查单子到别的医院还不能用,还要再次检查。现在医院里的检查结果可以共享了,不管到哪家医院,都可以从网上查到检查单子,又方便又省钱!”11月14日,正在固始县蓼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胡贺成,对当前推行的医疗检查结果信息共享服务赞不绝口。这一变化,正是固始县深化“党建+医共体”一体化发展模式带来的民生实效。

近年来,固始县坚持党建引领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动,推动党组织优势与医疗服务职能同频共振,创新构建“党建+医共体”模式,有效破解了基层医疗服务资源分散、能力薄弱等难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健康获得感和诊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为打破县域医疗机构行政壁垒,固始县以党建为纽带,搭建“党委领导、总院统筹、分院协同”的医共体管理架构。该县选派35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担任医共体乡镇卫生院“第一书记”,派驻149名专业医师驻点帮扶乡镇卫生院,推动总院与分院党组织联建共建、党员队伍联管联育。通过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县域内医疗资源实现统筹调配,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在资源共享方面,固始县围绕医疗资源下沉,以共建为抓手推动医疗科室、设备、信息等资源向基层延伸。在科室下沉方面,3家牵头二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共建,将眼科、外科、妇科、中医科、影像科等10余个优势科室下沉一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科诊疗服务;在设备共享方面,将检验检测等医疗设备纳入统一管理,由牵头医院对乡镇卫生院进行设备支援,实现县域医共体上下联动;在信息互通方面,依托省、市一体化医检互认系统,实现全县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线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覆盖。

据统计,目前该县医疗检查检验互认项目达330项,其中检查项目190项、检验项目140项,互认率分别达90.85%和87.89%。自2024年10月以来,累计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1248.08万元,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经济负担。

与此同时,固始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构建“家门口”的健康服务体系。该县组建“1+1+1+N”家庭医生团队,通过“分片包干、入户签约、动态服务”机制,把医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建立“红色(重病)、黄色(慢性病)、蓝色(健康)”分类管理模式,为不同人群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并动态更新,实现“一类人群一套服务方案”;推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联系卡,标明团队人员、联系方式和服务内容,确保群众有求必应。

家住黎集镇茶棚村的曹华贵,患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此前因用药依从性差导致血糖控制不佳。家庭医生团队上门为其制定个性化用药清单、指导膳食搭配并定期随访,如今他的用药规范性大幅提高,近期空腹血糖已稳定控制在7.0mmol/L左右,血压也趋于正常。“家庭医生经常来看我,提醒我按时吃药,教我饮食注意事项,我这身体比去年好多了。”曹华贵开心地说。

截至目前,固始县家庭医生签约人数达894564人,张贴服务联系卡215325户,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健康的“最后一米”。

下一步,固始县将持续深化“党建+医共体”模式,推动医疗服务向精细化、精准化、智能化迈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