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我在边防守了18年,退役时连长说我一事无成,第二天,国防部专车来接我去总部

我在边防守了18年,退役时连长说我一事无成,第二天,国防部专车来接我!......退役仪式上,连长王建军当着全营官兵的面

我在边防守了18年,退役时连长说我一事无成,第二天,国防部专车来接我!

......

退役仪式上,连长王建军当着全营官兵的面,指着我说:「老李,你这18年算是白混了,一事无成啊。」

台下一片寂静,我低着头,默默接过那张薄薄的退役证明。

39岁的我,确实如他所说,18年边防生涯,没有立过功,没有受过奖,甚至连个优秀士兵都没评上过。

战友们的眼神里,有同情,有不屑,更多的是庆幸——庆幸自己不是我。

第二天早晨六点,一辆挂着军A牌照的黑色红旗轿车,缓缓驶入了我们这个偏远边防营的大门。

车门打开,下来两个身着常服的军官,胸前的资历章在晨光中闪闪发光。

「请问,李建国同志在吗?」

「国防部办公厅,专程来接您去京海。」

那一刻,整个营区都安静了。

01

我叫李建国,1985年12月入伍,分配到边

疆某边防团三连。

这里距离最近的县城300多公里,海拔4200米,一年有8个月是冬天。

18年来,我每天做的事情很简单:巡逻、执勤、观察、记录。

早晨5点起床,6点开始第一次巡逻,沿着边境线走15公里,记录下沿途的一切异常情况。

风速、气温、可视距离、过往车辆、牧民活动,甚至连野生动物的足迹都要详细记录。

中午12点回到哨所,下午2点开始第二次巡逻,晚上8点结束。

18年如一日,风雨无阻。

战友们都说我是个木头疙瘩,不会来事,不懂变通。

新兵来了一茬又一茬,很快就混得比我好。

有的调到团部去了,有的提了干,有的考上了军校。

而我,还是那个李建国,还是那个最普通的边防兵。

连长王建军去年才调来,是个名牌军校毕业的高材生。

第一次见面,他就毫不客气地说:「李建国,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是个兵?」

「别的同年兵,不是提干就是转业,就你还在这里混日子。」

我什么也没说,只是继续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

可是在王建军眼里,我就是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老油条。

他多次暗示我主动申请转业,说像我这样的老兵,留在部队没什么意义。

「李建国,你看你,18年了,除了年龄大了点,还有什么长进?」

「巡逻记录写得跟小学生作文似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你说说,部队培养你这么多年,你给部队做了什么贡献?」

每次训话,我都静静地听着,从不反驳。

因为从表面上看,他说的确实是事实。

我的档案里,履历简单得可怜:1985年入伍,三连战士,18年来没有任何变化。

没有立功受奖的记录,没有技术比武的成绩,甚至连一次嘉奖都没有。

战友们私下里也议论我:「老李这人,就是没追求,混一天算一天。」

「换了我,早就想办法调走了,谁愿意在这鬼地方待一辈子?」

有时候连我自己都怀疑,是不是真的如他们所说,我就是个一事无成的废物?

可是每当这种念头冒出来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刚入伍时,老连长拍着我肩膀说的那句话:「小李,边防线上需要的不是英雄,而是默默无闻的守护者。」

那个老连长早就转业了,临走时把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交给我:「这些年的观察记录,你接着做下去,有一天你会明白它的意义。」

我翻开那个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边境线上的各种数据:风向变化、温度起伏、动物迁徙路线、植被分布状况...

每一项记录都精确到小时,有些甚至精确到分钟。

从那时起,我就按照这个标准,继续记录着这条边境线上的一切。

18年来,我填满了整整47本这样的记录册。

但是没有人关心这些记录,包括历任连长。

他们只看到我每天重复着单调的工作,却不知道我在这些看似平常的数据后面,发现了什么。

02

当那辆国防部的专车出现在营门口时,整个三连都炸锅了。

哨兵紧张地向连部报告:「报告连长,有首长来检查工作!」

王建军连忙整理军装,带着全连干部跑步来到营门口。

看到车牌号,他的脸都白了。

军A开头的车牌,那是国防部的专用车辆。

车上下来的两个军官,年龄都不大,但是胸前的资历章让人一看就知道,这绝对不是普通干部。

其中一个大校军衔的军官,走到王建军面前:「你好,我是国防部办公厅的刘参谋。」

「请问李建国同志在吗?我们是专程来接他去京海的。」

王建军愣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您...您说什么?接李建国?」

「是的,李建国同志,国防部首长要见他,请你立即通知他准备一下。」

这时候,营区里已经围满了官兵,大家都伸长脖子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王建军的声音都有些颤抖:「报告首长,李建国他...他只是我们连队的一个普通战士,可能您搞错了?」

刘参谋拿出一份文件:「李建国,男,1967年3月生,1985年12月入伍,现服役于某边防团三连,身份证号码是...」

他报出的信息完全正确,一个字都不差。

王建军的额头开始冒汗:「可是...可是他明天就要退役了,昨天刚办完退役手续...」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在他退役前接他到京海,有重要任务需要他协助完成。」

另一个军官说道。

这时候,我从宿舍里走出来,远远看到营门口的情况,心里也觉得奇怪。

王建军看到我,赶紧招手:「李建国,快过来!」

我小跑着过去,向几位首长敬礼:「报告首长!」

刘参谋上下打量了我一眼,点点头:「李建国同志,请问这18年来,您的边防巡逻记录都保存完整吗?」

我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报告首长,记录都在,一本不缺。」

「很好,请你立即收拾个人物品,把这18年的巡逻记录全部带上,现在就跟我们走。」

周围的战友们都傻眼了,谁也想不明白,国防部的人为什么要专程来接我这个即将退役的老兵。

王建军更是一脸懵逼:「首长,能不能透露一下,李建国他到底...」

刘参谋打断了他的话:「这涉及机密,无可奉告。」

「李建国同志,给你15分钟时间准备,我们在车上等你。」

我回到宿舍,简单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最重要的是,把那47本巡逻记录册全部装进了行李箱。

当我拖着行李箱走向那辆红旗轿车时,整个营区的人都出来了。

王建军追上来,一脸复杂的表情:「老李,你...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苦笑了一下:「我也不知道。」

这是实话,直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国防部的人要来接我。

上车前,我回头看了一眼这个生活了18年的边防营。

那些熟悉的营房,那条走了无数遍的巡逻路,还有那些曾经轻视我的战友们。

此刻他们都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眼光看着我,眼神里有震惊,有疑惑,还有一丝敬畏。

车门关上,红旗轿车缓缓驶出营门。

我透过后窗,看到王建军还站在那里,一脸不敢置信的表情。

车上,刘参谋转过身来:「李建国同志,能简单介绍一下您这18年来的工作吗?」

我有些紧张:「报告首长,我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每天巡逻,观察边境线的情况,然后做记录。」

「记录的内容呢?」

「气象数据、地形变化、动植物分布、人员活动...基本上我能观察到的一切异常情况。」

刘参谋和另一个军官交换了一个眼神:「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做这些记录?」

我想了想:「入伍时老连长说,这是边防军人的职责,要对这条边境线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

「您的老连长是谁?」

「孙德华,现在应该已经转业了。」

听到这个名字,两个军官都点了点头,似乎早就知道。

车子在山路上颠簸前行,我的心情也如这山路一样起伏不定。

18年来第一次离开那个边防营,我突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03

红旗轿车在距离边防营50公里的地方停了下来,那里停着一架军用直升机。

我从没坐过直升机,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飞机起飞后,我透过窗户俯瞰着下面熟悉的土地。

那条我走了18年的边境线,从空中看起来就像一条细细的线,蜿蜒在群山之间。

刘参谋递给我一杯水:「李建国同志,您对自己这18年的工作,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我想了想:「说不上特别的感受,就是觉得...这条边境线好像活着一样。」

「怎么说?」

「比如说,每年春天,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都会有微小的变化;夏天的时候,某些地方的植被长得特别快;冬天的时候,风向和风力的变化规律也很有意思。」

「18年下来,我发现这些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就像心跳一样,有节奏,有规律。」

两个军官又交换了一个眼神,我注意到他们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那您有没有发现,这些规律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

我犹豫了一下:「这个...我不太确定,但是有些现象确实让我觉得奇怪。」

「比如?」

「比如说,有些区域的磁场强度会周期性变化,我的指南针在那些地方经常出现偏差。」

「还有,某些时段,我能听到一些很奇怪的声音,就像地下有什么东西在运转。」

「最奇怪的是,有几次我发现,野生动物会在特定的时间,避开某些区域,就好像它们知道那里有危险一样。」

说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什么:「首长,您问这些是因为...」

刘参谋看着我,眼神变得严肃起来:「李建国同志,您知道您这18年来,实际上在执行什么任务吗?」

我摇摇头:「我只知道我在执行边防任务。」

「您错了,您执行的不是普通的边防任务。」

「您这18年来记录的那些数据,对国家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的心跳开始加速:「什么意思?」

刘参谋拿出一份文件:「您所在的那条边境线,地下蕴藏着世界上最大的稀有金属矿藏。」

「这些矿藏的具体分布和储量,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

「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特殊,常规的地质勘探手段都无法准确获得数据。」

「只有通过长期的地面观察,记录各种细微的环境变化,才能推算出地下矿藏的准确分布。」

我听得目瞪口呆:「您是说,我这18年...」

「您这18年,一直在执行一项代号为'神眼工程'的绝密任务。」

「您记录的每一个数据,都是国家珍贵的战略资源。」

「可是...可是我什么都不知道啊,我以为我只是在做普通的巡逻记录。」

另一个军官说道:「正因为您不知道任务的真正目的,所以您的记录才是最真实、最准确的。」

「如果您知道真相,您的观察就可能会带有主观色彩,反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我的脑袋有些发晕,这18年来的种种回忆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闪过。

原来,我那些看似无用的记录,竟然有这样重要的意义。

原来,我这个被连长说成"一事无成"的老兵,实际上在执行着如此机密的任务。

刘参谋继续说道:「根据您提供的数据,我们的专家团队已经基本确定了矿藏的分布范围。」

「现在,我们需要您协助我们进行最后的核实工作。」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您更了解那条边境线。」

直升机开始降落,下面是一个大型的军用机场。

我透过窗户看到,停机坪上停着好几架我从未见过的大型运输机。

机场周围,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

「李建国同志,欢迎来到京海。」

「从现在开始,您将参与到国家最高级别的战略项目中。」

「您可能不知道,这18年来,您一直在执行的任务,代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