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12年,意大利商人伏尼契收购一家旧书店时,发现一本“奇怪的手稿”,一共260

1912年,意大利商人伏尼契收购一家旧书店时,发现一本“奇怪的手稿”,一共260页写满了不认识的“神秘字符”,还画满了光怪陆离的插图…… 尘封的罗马古堡里,一本羊皮册子静静躺着,里面密密麻麻的符号像外星文字,配上那些扭曲植物和诡异星图,让人脊背发凉。这玩意儿到底藏着啥秘密? 威尔弗里德·伏尼契本名米哈乌·哈布丹克-沃伊尼茨,1865年生在俄罗斯帝国的一个小地方,家里是波兰贵族后裔。从小就爱钻研,进了华沙大学学化学,还拿了药剂师资格。可那时候的东欧,沙俄压得人喘不过气,他没安分守己当医生,而是投身反抗活动。1885年加入地下组织,干些散发传单、串联同志的事儿。没两年,1887年就被捕,扔到西伯利亚矿区劳改,那地方苦寒刺骨,干的是挖矿重活。1890年,他瞅准机会逃出来,翻山越岭,躲过追兵,辗转多国跑到伦敦。从此改名威尔弗里德·伏尼契,过上新日子。 在伦敦,他先跟些老同志保持联系,很快就跟数学家乔治·布尔的女儿埃塞尔结婚。俩人一合计,开起古籍书店,专收欧洲老书。伏尼契眼毒,手快,没几年就把店做到业内响当当。1904年入了英国籍,1914年还在纽约开分店,生意红火。到1930年,他因肺癌走了,一辈子从革命青年变身书商,够传奇的。这段经历,让他养成对旧物的敏感劲儿,也为那次发现埋下伏笔。 1912年春天,伏尼契去罗马郊外的蒙德拉贡别墅谈收购。那地方是耶稣会旧址,藏书上万册,尘封多年。他在那儿翻检一批耶稣会档案,无意中从一个木箱底儿掏出这本手稿。全书羊皮纸,约240页厚,保存完好。封面粗糙,里面全是没人认得的字符,弯弯曲曲的,像拉丁字母混着阿拉伯数字,还夹杂些自创符号。总共十七万多个字,排得齐齐整整,有段落有标点,看起来像真语言,可谁也读不懂。 更绝的是那些插图,画得精细却怪诞。第一部分是植物图,茎叶根须扭成怪样,查遍欧洲草药书,也对不上号。第二部分天文图,星盘黄道带画得乱七八糟,不符古天文记录。第三部分生物图,像些小人儿连着管子,似人体解剖又不像。还有浴女图,女子围着水池,管线交错,透着股神秘味儿。颜料是蓝绿主调,渗入羊皮深浅均匀,工艺对得上中世纪欧洲水平。伏尼契一看就知道宝贝,赶紧买下带回伦敦,从此这书叫“伏尼契手稿”。 这手稿一出世,就炸了锅。伏尼契找来一堆学者围观,大家伙儿挠头了好几年。有人猜是密码本,有人说是失传语言,还有人怀疑是炼金笔记。早期研究盯字符,统计频率,发现有规律,像自然语系,可翻译试了上百种方法,全落空。二十世纪中叶,用碳14测年,确认羊皮和墨出自1404到1438年间的意大利或中欧作坊。紫外扫描还挖出首页隐藏墨迹,像是撕掉过页,谜更大了。 密码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轮番上阵,高科技也跟上。数字扫描、语料分析、AI模拟,全用上了,可符号还是铁板一块。各种说法冒头:有人指罗杰·培根写的,有人说是中世纪僧侣的私人记录,还有人提曼德维尔旅行笔记的变种。但没一个站得住脚。2024年,耶鲁大学用多光谱成像再探,确认是真货,早15世纪产物,没现代伪造痕迹。这下子更坐实了,它就是中世纪遗物,却为啥这么怪,谁也说不清。 手稿的归宿也几经波折。伏尼契1930年走后,埃塞尔保管多年。1961年卖给美国收藏家汉斯·克劳斯,1969年捐到耶鲁大学贝尼克珍本书库,现在编号MS 408,锁在保险柜里。全球研究者没闲着,时不时有人喊破解了,可一验证,全是空欢喜。像2017年那回,加拿大工程师说破译了,结果被打脸。2023年又有土耳其学者试水,还是没戏。 这手稿不光是个谜,它还照出人类求知的本性。沙俄时代一个波兰青年,从西伯利亚矿坑逃到伦敦书摊,靠眼力淘出这么个宝贝。那些字符和图,可能是中世纪人记录的草药、天象或生理知识,也可能藏着失传的科学。可正因为读不懂,它才勾住一代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