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51年春天,新疆迪化监狱里一个戴着镣铐的中年人被临时叫出牢房,他满脸疲惫,以

1951年春天,新疆迪化监狱里一个戴着镣铐的中年人被临时叫出牢房,他满脸疲惫,以为要被转押,可当他走进办公厅时,却看到王震站在屋里。 新疆刚解放那几年,日子过得真叫一个苦,尤其是冬天。气温动辄零下三十多度,牧民们在家家毡房里烧牛粪取暖,那烟熏得人睁不开眼,热量还不够塞牙缝。城市里头,居民们拆旧房梁柱当柴火,勉强撑一两个月。王震同志带队进疆,亲眼见部队战士和当地群众冻得直打哆嗦。他下定决心,得赶紧找煤,不然全新疆人民怎么熬过这个冬天。 地质部门不是没试过,几次派队去野外钻探,带回的样本全是空欢喜。报告堆在桌上,王震同志看完直摇头。他想起老战友李四光同志,当时在中科院地质部当主任,便发电报过去问计。李四光同志回话痛快:新疆找煤,就找王恒升这个人。王震同志一查档案,才知道王恒升是留学回来的地质老手,早年专攻矿床学,抗战时管过新疆地质调查,跟国外专家交换过专业资料。本来这是正常学术事,可在那个年头,闹出误会,三年前被判了重刑,还关在迪化监狱。 这事搁谁身上都得掂量掂量,可王震同志没犹豫,直接决定去监狱见人。他要搞清楚,王恒升到底值不值得用。1951年春天,就在那天,王恒升被叫出牢房。他戴着镣铐,步履沉重,以为是要转去别处。进了办公厅,一抬头,王震同志已经在屋里等着。两人对上眼,王震同志直奔主题:新疆缺煤,你懂地质,能不能带队找出来?王恒升愣了愣,点点头说,能。王震同志当场拍板:解镣铐,从今起你当总指挥,我给你打下手。 释放王恒升不是说办就办,得一步步来。王震同志先去了一次监狱,带了些地质图纸,跟王恒升聊六道湾的岩层分布。王恒升一说起来就来劲,指出那地方沉积岩厚,煤层可能埋得深。王震同志听完,有了底气。第二次,他拿着三份证词过去,那是王恒升早年救过的三位同志写的,证明他没问题。第三次,又带了跟国外学者的通信译本,一看全是岩石样本和地层数据的讨论,没半点别扭事。王震同志表态:我保你,出事我担着。 王震同志回北京,向周恩来同志汇报,周恩来同志看材料,当天批了平反文件,火速发到新疆。王恒升那天出狱,披着棉袄上了车。王震同志叮嘱一句:我们干的是正事,别管闲话。队伍里,有人嘀咕这人历史有问题,王震同志听说了,立马开会说:谁能找出煤,谁就上,谁不行就闭嘴学着点。 王恒升一上手就没闲着,带队直奔乌鲁木齐郊外的六道湾。那地方荒得寸草不生,可他一眼就看中了。队伍钻探了几天,果然挖出煤层。1951年3月,六道湾露天煤矿投产,日产400吨优质煤。这在当时是了不得的事,够全新疆一年用量。第一车煤运进城,居民们围着卡车直乐,老人家摸着煤块说,这下不用烧马粪了。 这煤矿一开,带动了新疆能源大局。昌吉、奎屯、哈密等地陆续探出煤田,王恒升还拉起地质队,教了一批年轻人,从测岩层到分析样本,手把手带。那些学员有农民孩子,也有别家后代,他总说,学地质看本事,不问来路。后来好些人成了矿产专家,散到全国各地。王震同志也没闲着,调部队支援矿区,抽卡车运煤进城。有一年春节,他让人挨家挨户送煤去,说今年冬天大家暖和了。 王恒升干这行一辈子,几年后调到西南,在四川找着钒钛磁铁矿。他的学生不少进了中科院,他自己也当了院士,专攻矿床研究。晚年他把狱中画的岩层图捐给博物馆,图上还留着监号。他说,当年关着的时候,就想着国家能不能用上他。王震同志晚年提这事,说用人不看出身。这话听着简单,可在当时的环境里,确实需要胆量。 这个故事不是孤例,它体现了党在边疆建设中识才用才的决心。新疆从缺煤到能源自给,靠的就是这样一步步实干。六道湾煤矿不光解了燃眉之急,还拉动工业起步,发电厂、钢铁厂跟着建起来。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边疆面貌一天天变样。这也告诉我们,人才是建设的关键,得大胆用、用对地方。  MCN双量进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