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79年,刘源上报母亲被关了12年,叶帅惊讶:人家好几年前就放了,王光美怎么还

1979年,刘源上报母亲被关了12年,叶帅惊讶:人家好几年前就放了,王光美怎么还没出来? 1978 年 12 月 22 日,秦城监狱的铁门缓缓打开,王光美走出高墙,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外套。   这天恰逢三中全会闭幕,她不知道,远在山西的儿子刘源,还在为她的安危担忧。   此时的她,已被关押 12 年,从 42 岁到 54 岁,人生中最珍贵的时光,在牢房里悄然流逝。   她整理着衣领,望着远处的街道,满心都是对家人的思念,却不知团聚还要等上数月。   王光美出生在天津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留美博士,母亲也受过良好教育。   她从小成绩优异,16 岁考入辅仁大学物理系,是当时少见的女大学生,被称为 “物理才女”。   大学期间,她接触到进步思想,看到国家危难,毅然放弃出国深造机会,投身革命。   1946 年,她到北平军调部工作,在这里结识了刘少奇,两人因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   婚后,王光美始终支持刘少奇的工作,随他辗转各地,从西柏坡到北京,甘做幕后助手。   她悉心照顾家庭,同时参与妇女工作,组织妇女培训班,鼓励女性走出家门参与社会建设。   那时的她,脸上总是带着笑容,身边人都说 “刘夫人亲和又能干”,她也乐在其中。   谁也想不到,十几年后,一场风暴会突然袭来,将她的生活彻底打乱。   1967 年 1 月,王光美接到医院电话,说家人需要签字,她匆匆出门,却在途中被拦下。   没有解释,没有手续,她被直接送往秦城监狱,开始了长达 12 年的关押生活。   而刘源当时年纪尚小,只能看着母亲被带走,却无力阻拦,这份无助成了他多年的心结。   此后,刘源被下放到山西农村,在农庄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外界的联系几乎断绝。   在山西下乡的日子里,刘源一直想知道母亲的下落,却始终得不到准确消息。   他曾托知青战友帮忙打听,也尝试给相关部门写信求助,可信件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只收到 “等待通知” 的模糊回复。   农村信息闭塞,报纸杂志稀缺,偶尔从广播里听到的新闻,也从未提及母亲的情况。   他只能靠着零星传来的小道消息猜测,听说母亲身体不好,牢房条件差,心里更是焦急万分。   1977 年高考恢复,刘源看到了希望 —— 他想考上大学,去北京,或许能更方便寻找母亲。   备考期间,他白天劳作,晚上在煤油灯下啃书本,累了就想想母亲,给自己打气。   1979 年,他终于考上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踏入北京的那一刻,他第一件事就是找母亲的消息。   可到校后,他四处打听,问遍了认识的长辈、同学,依旧没人知道王光美是否已被释放。   刘源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被动等待,必须找有能力的人帮忙核实。   他想到了叶剑英元帅 —— 叶帅是父亲刘少奇的老战友,曾多次关心过刘家的事,或许能查到母亲的情况。   这便是他决定上报的原因:下乡时信息闭塞求助无门,如今到了北京,有机会接触到关键人物,他不愿错过。   于是,他揣着刚拿到的录取通知书,鼓起勇气登门拜访叶剑英。   见到叶剑英后,刘源红着眼眶说:“叶帅,我母亲被关 12 年了,我刚入学,还是没她的消息。” 叶剑英听闻后十分惊讶,立刻让人查阅相关档案,结果发现王光美早已释放。   原来,1978 年 12 月 22 日三中全会闭幕当天,王光美就已走出秦城监狱,被安置在翠明庄招待所。   只是基层通知链条延误,加上刘源此前长期下乡与外界脱节,才没能及时获知消息。   叶剑英当即告知刘源母亲的安置地点,刘源激动得差点落泪,立刻赶往招待所。   推开门的瞬间,母子俩四目相对,多年的思念化作拥抱,王光美抚摸着儿子的脸,哽咽着说 “长大了,瘦了”。   这一刻,12 年的等待、担忧、期盼,都在泪水里得到释放,所有的苦难仿佛都已远去。   刘源终于明白,自己的上报是对的 —— 若不是主动寻找,不知还要多久才能与母亲团聚。   重逢后,王光美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却立刻投入到刘少奇的平反工作中。   她四处走访老同事、老战友,收集整理档案资料,熬夜撰写回忆材料,常常忙到深夜。   1980 年 5 月,刘少奇追悼会举行,她全程参与,当邓小平宣读悼词时,她强忍着泪水。   她知道,这不仅是为丈夫正名,更是为那段特殊的历史画上一个句号,告慰逝去的人。   1995 年,王光美被确诊癌症,医生建议她卧床休息,她却坚持担任 “幸福工程” 主任。   她拖着病体深入贫困地区,在陕西大荔县,冒雨走访贫困户,亲手送上米面油等物资。   2006 年 10 月,87 岁的王光美安详离世,留下了 “坚韧、善良、奉献” 的精神财富。   如今,“幸福工程” 仍在帮助贫困母亲,刘源也继承母亲精神,获上将军衔,为国家贡献力量。   主要信源:(央视网——2004年王光美细说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