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养”or“诈骗”?一场“图财图色”交易的罗生门!女子因骗百万入狱,那给出百万的支书呢? 11月14日,山东临沂中院,对“女子被控诈骗村支书百万案”二审宣判。被告刘某美刑期由5年改判为4年9个月,减刑3个月,将于11月20日刑满释放。 据悉,1997年出生的刘某美,在2016年与兰陵县某村原支书胡某银相识。 2020年,胡某银以被刘某美诈骗为由,将刘某美告上了法庭。胡某银称,刘某美冒充学生,隐瞒自己已经辍学并婚育的事实,以学费、医药费等名义索要143万余元。 而刘某美则称自己和胡某银是包养关系。 2023年7月7日,兰陵县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刘某美5年有期徒刑,责令退赔41.38万元。 2025年11月14日,临沂中院维持诈骗罪认定,减刑3个月,退赔金额减少(具体未明确),刑期至11月20日结束。 法院认定刘某美虚构学生身份、医疗需求等骗取钱财,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包养关系。 刘某美家属表示将继续申诉,强调案件存在证据链瑕疵及司法程序争议。 也就是说,刘某美的家人认定胡某银与刘某美就是包养关系。就像网友所说,“我想知道刘某美的家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也有网友说,“有些人在金钱面前,礼义廉耻一文不值!” 这个案子看上去是一场因扭曲的欲望而导致的悲剧,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但更多的人在质疑公职人员的廉洁问题,一名村支书随随便便就能花给外人一百多万,当村支书能挣这么多钱的吗? 不论这一对男女的关系究竟如何,暂不论,但有一点网友说的非常准确,“女的图财,男的图色!” 这是对双方动机最直白的概括。无论法律关系被认定为诈骗还是包养,其本质都是一场建立在非常规利益交换上的关系。女方通过提供情感、青春或性来换取经济利益,男方则利用经济优势来换取这些。 而公众对村支书143万巨款来源的质疑合情合理。 此案不应止于对刘某美的判决,相关部门应该介入对胡某银的财产来源进行彻底调查。 这不仅是维护法律公正,更是对公众关切的回应。 “女子诈骗村支书”只是这个故事的标题,而“村支书的百万巨款从何而来”才是这个故事真正需要被追问的结局。 只有后者得到彻查和解答,社会的公平正义感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