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报称,过去一天俄军在扎波罗热地区推进并拿下两个定居点,同时打击了乌方能源设施、无人机装配车间等军工保障目标及141个乌军和雇佣兵据点,防空系统拦截4枚“海马斯”火箭弹、2枚“海王星”导弹和197架无人机。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同步通报反击成果,乌军远程突袭俄罗斯萨马拉州古比雪夫炼油厂引发火灾,此前还摧毁了梁赞州炼油厂的原油蒸馏装置和储油罐。双方看似相互晒战绩,实则都是精准打击对方软肋:俄军聚焦乌方“军工造血点”与人员据点,意图切断其兵源和装备补给;乌军则专攻俄炼油厂这一民生与军工燃料核心,双方互相拆解后勤支撑。战术上,俄军稳扎稳打蚕食地盘,乌军以“远程偷袭”打击俄境内目标,呈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胶着态势。虽有缓和信号——15日乌方提议与俄交换1200名俘虏,显示双方未彻底堵死谈判之路,但当前影响有限,战事仍在持续。长期胶着最受苦的是两国百姓:俄炼油厂遭袭冲击民生,乌军工设施被毁难以支撑战局,双方均未真正获益。战争从不是比拼破坏力度,懂得适时停手才是真正的胜利。否则,再坚固的据点终将沦为历史伤疤,再充足的资源也填不满战争的无底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