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菲律宾人发帖称,中日两国气氛紧张,他原本发了篇短文想批判中国大陆民众喊战的这种危险想法,没想到...... 最近东南亚社交平台上一条帖子火了,发帖的是位在马尼拉从事外贸工作的菲律宾小伙,账号里平时都是些生活日常,没想到这条涉中日关系的内容突然刷爆了华裔圈子。 他在帖子里说,自己上周刷到不少中日军事动向的新闻,看着网上中国大陆网友“敢来就打”的评论,觉得特别不理性,于是花了半小时写了篇短文,核心就是“战争没有赢家,冷静才是王道”。 本来他是想发到和中菲同事的共同群组里“理性探讨”,没成想刚发出去,同部门的菲律宾华裔阿杰就秒回了一句“能打日本太好了”,紧接着办公室里几个马来西亚、新加坡来的华裔同事也纷纷附和,说“这想法没毛病”。 他说自己当时都愣住了,因为阿杰平时性格特别温和,连吵架都不会,怎么一提到日本就变了态度,后来聚餐时聊起这事,才知道导火索是大家聊到“如果中国要收复台湾地区,日本可能军事介入”的话题,所有华人都异口同声地说出了那句让他意外的话。 小伙在帖子里坦言,他能理解中国大陆民众对日本的复杂情绪,毕竟历史课本里也写过日本侵略的史实,但连祖辈已经在东南亚生活几代的华裔都这样,还是让他觉得“这种民族主义超乎想象”,而帖子评论区里,印尼、泰国的华裔网友也留言说“终于有机会清算旧账”,这让他越发困惑。 其实这位菲律宾小伙的困惑,根源在于他没真正读懂华裔刻在骨子里的历史记忆。 咱们不妨回头看看,二战时日本可不是只侵略了中国,在新加坡,日军因为痛恨华侨支援祖国抗战,制造了惨绝人寰的“肃清行动”,几万华人被集体枪杀,至今连准确遇难数字都无法统计;在马来西亚,华裔的橡胶园被肆意掠夺,反抗的人直接被投进集中营;就算在他所在的菲律宾,当年也有不少华裔因为资助国内抗战而遭到日军报复。 这些伤痛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祖辈口口相传的血泪,就像新加坡华裔老人总会给孩子讲“当年躲日军搜查的日子”,马来西亚华裔家里的老照片里,总有几个“没熬过战争的亲人”。 更让华裔们无法接受的是,都2025年了,日本还在搞历史修正主义,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说“慰安妇是自愿的”,首相还时不时去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今年4月的民调里,居然有六成日本人觉得“已经充分道歉了”。 说白了,华裔们喊出“能打日本太好了”,不是真的好战,而是对这种历史态度的愤怒。 他们不是没经历过战争的残酷,东南亚华裔在二战中失去的家园和亲人,比谁都清楚和平的可贵,但和平的前提是正视历史,而不是一边否认罪行,一边忙着解禁集体自卫权、增加防卫预算。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情绪可以理解,但咱们也得明白,今天的世界早就不是靠战争解决问题的时代了。 真正的强大,是像现在这样用经济和科技实力说话,是让日本不得不正视历史,而不是陷入情绪化的对抗。 对于华裔们的这种态度,你是觉得情有可原,还是认为应该更理性看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