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号晚上,在中方召见了日本驻华大使,并且表达严正抗议之后,日本也是两箭齐发,针锋相对。显示出日本在台海相关问题上,没有任何后退的姿态,高市似乎也不会撤回她的相关发言。 中方这边刚把抗议的话说得明明白白,日本那边立马就接招了,动作快得像是早就排练好的。 先是外务次官船越健裕主动找上门,召见了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一开口就是所谓的“强烈抗议”,矛头直指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在社交平台上的发言。 这波操作属实有点“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意思,但味道全跑偏了——中方的抗议是基于日方在台海问题上越界的言行,而日方倒好,拿外交官的正常表态当由头,分明是想把水搅浑。 薛剑总领事的发言本就是冲着日方的不当言论去的,结果被日本右翼媒体添油加醋解读一番,反倒成了他们发难的借口。船越健裕这趟召见,名义上是外交交涉,实际上就是想给中方施压,潜台词无非是“你们别管我们在台海的表态”。 这种颠倒黑白的本事,也算是练得炉火纯青了。他们压根不提自己先在台海问题上踩线,只揪着中方的回应不放,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如果说外务次官的抗议是明面上的硬刚,那自民党抛出的第二招就更显小家子气了。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本来计划11月21日在广岛搞场中日友好活动,薛剑总领事肯定要到场,本来是件促进两边交流的好事,结果自民党内部直接下了道“自肃”令,说白了就是不准党内党员去参加。这哪是“自肃”,分明是故意拆台,生怕中日之间有半点缓和的气氛。 友好活动又不是什么政治博弈的战场,本来是给两边民间和官方搭个沟通的桥,自民党倒好,直接把自家的路堵死了。 他们心里打得什么算盘谁都清楚,就是想用这种方式表态:既然中方敢抗议,那我们就敢在所有层面跟你划清界限。这种把正常交流都当成对抗工具的做法,简直是把“针锋相对”四个字刻在了脑门上。 要知道中日一衣带水,不管是经济上还是文化上,绑在一起的地方多了去了。搞友好活动本来是双赢的事,自民党却偏偏要跟这种良性互动过不去,硬是把外交上的矛盾延伸到民间交流里。这种做法不仅小气,而且短视,就像为了赌一口气,把家里的窗户都砸了,最后冻着的还是自己。 从这两招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日本在台海问题上是铁了心要一条道走到黑。高市之前那些越界的话,看样子是没打算收回去,反而想用这“两箭”证明自己的强硬。 他们好像忘了,台海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就像自家的院子,轮不到外人指手画脚。中方召见大使抗议,已经是给足了外交体面,是提醒他们别玩火,可日本偏偏把这种提醒当成挑衅,非要往枪口上撞。 更有意思的是,日方一边喊着“抗议”,一边又不敢把事情闹到彻底无法收场的地步。船越健裕的抗议点到为止,自民党的“自肃令”也只针对党内,没敢扩大到全民层面。 这说明他们心里也清楚,真把中方惹急了没好果子吃,可又放不下那点在台海刷存在感的心思,只能用这种不上不下的方式找平衡。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日本在台海问题上跳得这么高,无非是想抱紧某些国家的大腿,顺便刷一波地区影响力。 可他们找错了方向,台海问题从来不是用来做政治筹码的工具,更不是日本用来彰显实力的舞台。中方的立场摆得很明白,底线不容触碰,不管日方射出多少“箭”,只要敢越界,必然会遭到迎头痛击。 自民党不让党员参加友好活动,看似是给中方脸色看,实际上是断了自己人的交流渠道。现在中日之间需要的是理性沟通,而不是相互拆台。 日方要是真把这种针锋相对当成外交策略,继续在台海问题上硬扛,最后只会把中日关系拖进死胡同。到时候别说友好活动了,就连正常的经贸往来都可能受影响,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高市不撤回发言,自民党硬扛到底,这些姿态看着唬人,实则脆弱得很。中方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从来不会退让,日方的“两箭齐发”,顶多算是挠痒痒。 真要是把局势搞僵了,日本那些依赖中国市场的产业,第一个就得喊疼。希望他们能早点想明白,在台海问题上退一步海阔天空,继续硬扛下去,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参考文章:姚博士看世界 11.14 11月14号晚上,在中方召见了日本驻华大使,并且表达严正抗议之后,日本也是两箭齐发,针锋相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