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汉殇帝继位时才满百天,连奶都没断,就被抱上龙椅;他夭折后,安帝继位也才十三岁,还

汉殇帝继位时才满百天,连奶都没断,就被抱上龙椅;他夭折后,安帝继位也才十三岁,还是个半大孩子。这俩娃娃皇帝背后,全靠太后垂帘听政撑场面。有人说,这就是太后制度的坑——皇帝太小,太后掌权,最后往往变成外戚说了算,朝堂能不乱吗? 殇帝的邓太后是个聪明人,刚掌权时还算靠谱,减免赋税、整顿吏治,想学着汉武帝他妈那样稳住局面。可她信不过外臣,把哥哥邓骘提拔成大将军,家里的侄子、外甥全塞进朝廷。邓骘还算本分,可架不住身边人狐假虎威,地方官想升官,得先给邓家送礼;百姓受了冤屈,告到京城也没人敢管。大臣们劝邓太后“别太纵容外戚”,她嘴上答应,转头该提拔的还是提拔。 安帝继位后,邓太后接着掌权,安帝自己成了摆设。等邓太后一死,安帝憋了一肚子火,联合宦官把邓家抄了家,邓骘被逼得自杀。可他没吸取教训,又把自己皇后阎家的人扶上来,阎皇后的兄弟阎显成了新的“摄政王”,比邓家更横,连安帝的亲儿子都敢随便废立。 这祸根其实不在“太后掌权”本身,在“皇帝太小”和“权力没制衡”。太后也是女人,隔着帘子听政,能信得过的只有娘家亲戚,总不能指望外臣忠心耿耿——毕竟汉朝的大臣,前有王莽篡汉,后有窦宪专权,谁能保证下一个不是野心家?可把外戚捧得太高,就像给老虎喂肉,喂着喂着就被老虎咬了。 更要命的是,太后制度没个规矩。邓太后想立谁就立谁,阎皇后敢瞒着皇帝杀太子,全凭自己的心思来。要是碰上个糊涂太后,比如后来的梁太后,把哥哥梁冀养成“跋扈将军”,连皇帝都敢毒死,那朝堂就彻底成了外戚的游乐场。 但话又说回来,那会儿也没更好的办法。皇帝早死,太子年幼,总不能让大臣们乱哄哄争权吧?太后垂帘好歹有个“正统”的名头,能暂时稳住局面。问题出在太后们大多拎不清,要么被娘家人忽悠,要么自己贪权不放,把“暂代”变成“专权”,最后把制度本身的漏洞越撕越大。 就像家里大人突然没了,只能让婶子代管,婶子信不过旁人,就把自己娘家兄弟叫来帮忙。要是兄弟懂事还好,怕就怕兄弟仗着婶子的势欺负人,最后把家都败光了。汉殇帝、安帝这俩娃娃皇帝,不过是把太后制度的毛病摆到了明面上——权力这东西,没人盯着、没规矩管着,再好的制度也会走样。 后来东汉的太后们一个个效仿,外戚换了一波又一波,最后连宦官都掺和进来,把好好的江山搅成一锅粥。说到底,不是太后制度天生就坏,是掌权的人忘了“暂代”的本分,把别人的家业当成了自己的,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汉文帝皇后 汉朝刘炟 汉则死 汉宣帝刘炟 汉妃 帝王驾崩 汉朝骨鲠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