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双十一”之故,我接连拜访了本地的一批头部电商。 这些年,由于业务往来,我一直与电商保持着沟通,也目睹了它们的飞速发展。 此次走访的头部电商企业,很多都购置了自有楼宇,部分企业甚至征地建设了专属园区。不过,各家企业的布局大致相同:楼下是仓库与打包发货区,楼上是开阔的平面空间,坐满了年轻人,其中多数是年轻姑娘,主要来自运营、策划、客服等团队。此外,还有各类场景的直播间,美女主播们竭尽全力营造活跃氛围,目的不言而喻——卖货。若想提升销量,流量不可或缺,因此企业也会邀请网红带货。然而,网红带货成本颇高,坑位费动辄几十万是常态,再加上20%的销售提成,这是行业通行规则。实际上,网络销售要想实现可观销量,价格和流量是关键因素,产品质量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流量的掌控权,自然掌握在平台手中。 今年与电商交流时,大家都抱怨赚不到钱。我表示疑惑:你们销量如此可观,怎会不赚钱?我们做快递才是真不赚钱。他们则称平台规则繁多,到他们手上利润微薄。那么,实惠是否让利给了消费者呢?显然并没没有,钱都被平台和网红赚走了。难怪如今的年轻人都渴望成为网红,毕竟来钱快!有个段子说得好:女孩都去做主播,男孩都去送外卖,男孩累了就看直播给主播打赏,主播饿了就点外卖,外卖小哥再把餐食送到主播手中。平台稳赚不赔。 作为在这个行业耕耘了三十年的从业者,我时常思索,这种经济模式真的合理吗? 冲动消费盛行,假货与劣质产品泛滥,看似是互联网经济,实则科技含量有限,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甚微,甚至产生扭曲,这样的发展道路能走多远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