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机枪手曾岳峰负伤掉队,进山追赶大部队时,意外遭遇100多名正在吃饭的日军。他架起机枪,扣动扳机! 曾岳峰是常德抗日老兵,时任74军58师174团2营5连3排8班的机枪手,曾经参与长衡会战、雪峰山会战。 彼时,距离日军投降只有数月时间,但不可忽视的是,日军的战斗力虽然比之前弱了,但日军的疯狂更像是黎明前的黑暗,雪峰山会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展开。 这一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会战,日军共投入8万余兵力,中国军队则投入20余万兵力,激战雪峰山。 曾岳峰与副射手陈百川是搭档,作战期间一起冲锋,趁势追歼日军残敌。由于战况激烈,曾岳峰和陈百川全都负伤,但追击敌人时却浑然不觉。 等击毙了追击的残敌之后,两人才发现胸口、腿部、手臂传来剧痛。最让两人感到无奈的是,由于追击时速度太快,没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虽然实现了追歼残敌的目标,却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 在这样的情况下,曾岳峰与陈百川商议,尽快去追赶大部队,否则在敌情不明的地带很容易遇到危险。于是,两人商量后决定不走大路,避免与日军小队遭遇,进山绕远走小路追赶部队。 起初,两人行动还算顺利,但在翻过一个小山头之后,眼前的情况却让他们惊得目瞪口呆。当时天色已经黑了,山里的被黑暗笼罩,却有一处火光在深山中亮起。借着月色和火光,曾岳峰用望远镜观察,发现那里竟然聚集着百余名日军,围着火堆正在吃饭。 曾岳峰很有经验,看到这一幕后转动视角,朝着日军聚集地的周围看去,发现一处高地的大树下,架着一挺歪把子机枪,由两名日军士兵看守,明显在负责警戒。 陈百川见到这个情况,第一反应就拉着曾岳峰隐蔽。陈百川提议,继续绕一个大圈子,躲过日军所在的位置,继续赶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陈百川的想法没问题,他也没考虑其他可能,毕竟两个伤兵和一挺机枪,以及300发子弹,他们能做什么呢? 但让陈百川没想到的是,曾岳峰竟然拒绝了他的提议,眼睛一直盯着日军所在的方向。果然,曾岳峰告诉陈百川,他要对这批正在吃饭的日军动手。在曾岳峰看来,这是歼敌的大好机会,只要悄悄摸过去干掉两名警戒的日军,夺过那挺歪把子机枪,两人就可以用两挺机枪架设交叉火力。 日军猝不及防之下,突然遭到两挺机枪扫射,必然会遭到重创。曾岳峰的想法没错,这么做确实可以重创这股日军。但问题是,重创敌人之后怎么办?他们的行动速度受伤势影响不会很快,子弹数量也不多,全力开火之下也只能支持5分钟,等敌人稳住阵脚,他们恐怕活不了。 曾岳峰久经战阵,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但他却执意要打。曾岳峰的想法已经无法动摇,陈百川此时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单独离开,继续赶路归队;另一个是留下来和曾岳峰一起打日军,冒死一战。 陈百川是副射手,与曾岳峰搭档很久,两人配合默契。陈百川见曾岳峰心意已决,自然不肯独活,遂决定与曾岳峰一起拼一次。 按照曾岳峰的计划,两人悄悄朝着那棵制高点的大树摸过去,暗中解决了两名负责警戒的日军。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因为日军当时的警惕性不高,毕竟谁也想不到刚刚大战过后,这隐蔽的深山中居然仍有中国士兵埋伏。 干掉两个日军哨兵后,曾岳峰迅速夺过那挺歪把子,陈百川默契的寻找一个机枪点,把手中的机枪架设起来。两人准备完毕以后,朝着下方吃饭的日军开始猛烈扫射,十几名日军转眼间就栽倒在地。 日军反应很快,几十名日军被扫死以后,其余日军迅速就近躲避。有人慌乱中找枪时被打死,有人逃跑时被打死,也有人反抗时被打死。 一时间,日军伤亡惨重,但也有一部分日军稳住阵脚,开始从各个点位朝着曾岳峰和陈百川的位置射击。 见状,曾岳峰和陈百川丝毫不退,利用地利优势和两挺机枪的火力优势,持续对日军保持高频射击,打得日军抬不起头来。 机枪的枪管打红了,曾岳峰对此视而不见,继续猛烈输出。但事情远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就在日军稳住阵脚以后,日军军官安排了几个人绕到曾岳峰的侧后方,准备搞偷袭。 但曾岳峰的警惕性非常高,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几个贼头贼脑的日军士兵。曾岳峰暂时停止射击,取出提前准备好的3枚手榴弹,拉开引线朝着日军士兵投了过去。几声爆炸以后,日军士兵被爆炸的气浪掀翻,朝着山下的位置滚落下去。 本来这样的攻击只能暂缓日军士兵的偷袭,但曾岳峰的运气非常不错,几名日军被掀翻以后,滚入了游击队的地雷区,引爆地雷后全都被炸死。 没了后顾之忧,曾岳峰和陈百川继续射击了一会儿,子弹很快就打光了。对此,他们早有心理准备,打算与日军拼命。 此时,日军已经被他们吓破了胆,并且不知道他们只有两个人,从火力上误判了兵力,根本无心继续作战。这股日军被歼灭大部,剩余日军落荒而逃,曾岳峰和陈百川冲下去的时候,缴获了大量的日军武器,其中包含一柄日军军官的战刀。 此战过后,曾岳峰被誉为“孤胆机枪手”,而陈百川则遗憾的在不久后的战斗中牺牲,成为曾岳峰晚年回忆时难以平复的悲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