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2014年,身价95亿的女富豪戴秀丽喝了一瓶9000元的红酒,就被软饭男丈夫离婚了。理由是:“我厌倦了挥金如土的生活” 海风吹过游艇甲板,一瓶标价9000元的红酒刚开封,杯中酒液晃荡间,一句离婚宣言砸碎了亿万家产的平静。谁能想到,这位从东北小城拼出一片天地的女企业家,会在财富巅峰遭遇这样的家庭变故?金钱堆砌的堡垒,真的挡不住人心的裂缝吗? 那是1963年,她戴秀丽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里日子紧巴巴的,但父母总叮嘱她要多读书,将来出人头地。八十年代初,她考上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了哈尔滨日报,当起记者。那时候的她,每天踩着自行车跑街头巷尾,采访老百姓的酸甜苦辣,练就了一双看清社会脉络的眼睛。调到珠海特区报后,她开始接触经济报道,眼见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南方,工厂林立,市场热闹,她心里头痒痒的,总想着自己也得干点实事儿。 九十年代初,戴秀丽下定决心出国深造,去了英国学金融和国际贸易。留学那几年,她省吃俭用,课余时间还打工补贴家用。就是在英国,她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托尼·霍肯,一个中学数学老师,家境一般,两人一拍即合,1993年结了婚。她入英国籍,改姓霍肯,婚后没多久就拉着丈夫回国闯荡。1994年,她和弟弟戴永革搭档,瞅准了国家鼓励开发地下空间的政策,在哈尔滨租下废弃防空洞,开办第一家地下商场。起步阶段,夫妻俩没少吃苦,戴秀丽负责拉商户,谈租金,霍肯帮忙管账目,翻译文件。商场一开张,商户们蜂拥而至,租金从每月几十块涨到几百,生意火得不行。 几年下来,他们的地下商场网络铺开到沈阳、广州、北京等地,总面积上百万平方米。戴秀丽的眼光准,她知道老百姓爱逛便宜实惠的地方,这些商场租金低,位置好,商户省心,顾客图实惠。到2008年,公司在香港上市,市值30亿港元,她持股七成左右。2011年,她登上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富豪榜,全英女富豪第七位,身家10.66亿英镑,折合人民币约95亿。那时候的她,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商业女强人,手里握着几十家地下商场,租金收入年年翻番,每平方米能收两千块钱。商场里啥都有,服装、餐饮、日用品,成了城市底下的一道风景线。大家都说,她这路子走对了,抓住了城市化的大势,帮了不少小商户站稳脚跟。 戴秀丽的成功离不开家庭支持,早年夫妻俩齐心协力,霍肯虽是老师出身,但也跟着学着管生意。儿子出生后,她一边带孩子,一边管商场,日子虽忙,但一家人还算和睦。霍肯1995年随她来中国,在哈尔滨大学教了一年书,讲数学课,学生们都爱听他的课。次年,他回英国继续教书,两人开始两地分居,儿子跟戴秀丽在国内长大。渐渐地,财富多了,生活也变了样。戴秀丽买了伦敦郊外的大房子,装修得金碧辉煌,还添了私人飞机和游艇。霍肯呢,住进去后还是骑自行车上班,不爱那些排场大的事儿。商场扩张快,她天天泡在会议室,谈项目,拉投资,霍肯在家带孩子,偶尔帮着看文件,但越来越跟不上她的节奏。 2014年初春,这对夫妻的裂痕终于炸了锅。那天,他们租了艘豪华游艇,从香港维多利亚港出海,本想一家人放松放松。甲板上摆满进口红酒,每瓶900英镑,约9000人民币。戴秀丽开了瓶,招呼亲戚们喝,大家边聊边品,那酒醇厚,带着果香。霍肯坐在一边,只抿了一口,就搁下杯子。他忽然开口,说要离婚。 理由直白得让人咂舌:“我过够了这种挥金如土的日子。”戴秀丽愣了,她以为是气话,可霍肯态度坚决,指着那瓶红酒,说这种奢侈他受不了。亲戚们面面相觑,海风吹来,气氛一下子冷了。原来,霍肯早就不适应妻子的生活圈子,他想回学校教书,过简单日子,不想被亿万家产绑着。戴秀丽劝了半天,没用。离婚协议很快就签了,霍肯只拿100万英镑,约900万人民币,作为21年婚姻的补偿。他搬出豪宅,租了间小公寓,继续教数学,还去社区指导穷孩子功课。 这事儿一出,媒体炸了锅,大家议论纷纷。戴秀丽呢,表面上风平浪静,继续管她的商场帝国。离婚后,她把部分股份交给弟弟打理,自己稍稍退居二线,陪儿子多点时间。儿子那年17岁,正上高中,她抽空去学校开家长会,聊聊学习事儿。商场生意没耽误,租金照收,商户照进。2017年,她和弟弟又跨界买下英国雷丁足球俱乐部,注资升级球队,球迷们一度欢呼,以为能冲超。谁知后来俱乐部管理出问题,扣分罚款,她也卷进去,成了焦点。但戴秀丽没退缩,她调整策略,推动俱乐部改革,强调合规经营。这段经历,让她更明白,生意场上得守规矩,家庭里得重感情。 回过头看,戴秀丽的路走得稳当。从记者到企业家,她靠的是实干和眼光,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开发地下空间,惠及了无数商户和消费者。这不光是个人致富,更是响应国家号召,利用闲置资源,盘活经济的一盘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