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这波内部问责真是把争议拉满了!两起质量事故直接处理18人,看着力度挺狠,但越看越不对劲——基层工程师直接被开除,管理层却只扣年终奖、取消晋升,这难道就是现实版“功劳归领导,锅归下属”? 一边是理想MEGA冷却液渗漏引发自燃,1.14万辆车召回,单台车维修费18万,总花费近20亿;另一边是2025款L系列下摆臂异响,车主集体维权。查来查去,最后问责的是14名研发、质量相关员工和4名底盘部门员工,直接责任人全被解除合同,而他们的领导只是绩效打最低档,没丢工作。 这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以前IT圈出Bug,先拿程序员开刀;现在汽车圈出问题,就找工程师背锅!按理说质量问题问责没问题,但这么大的批量事故,难道只是基层员工的疏忽?验证流程、风险评估、管理监督,哪一环出了岔子都不是单个人能扛的,结果管理层轻罚、基层重罚,难免让人觉得是“甩锅式问责”。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内部处理结果居然直接流转到媒体上!是想靠“严惩员工”彰显对质量的重视,给车主和市场一个交代?还是借基层员工的“过错”转移焦点?毕竟现在理想销量承压,品牌口碑也受影响,这波公开问责更像一场“公关秀”。 支持的人说总比藏着掖着强,至少敢直面问题;反对的人觉得不公平,体系问题不该让基层背锅。其实大家要的不是“杀鸡儆猴”,而是真正找到问题根源,从管理、流程上整改,而不是让工程师当“替罪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