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三星内存芯片提价60%冲击全球AI产业,国产替代迫在眉睫近日,三星电子宣布大幅上

三星内存芯片提价60%冲击全球AI产业,国产替代迫在眉睫近日,三星电子宣布大幅上调服务器内存芯片价格,部分型号涨幅高达60%。以32GB DDR5内存模组为例,其价格已从9月的149美元飙升至239美元,16GB与128GB型号跟涨约50%。此次涨价正值全球AI数据中心建设高峰期,背后折射出存储巨头在产业链中的强势议价权与潜在垄断风险。涨价背景:AI推动需求爆发,供应端节奏受控随着AI算力需求激增,单台AI服务器的内存配置已达普通服务器的8倍。OpenAI“星门”等项目每月消耗近90万片DRAM晶圆,占全球产能约40%。在此背景下,三星推迟10月定价、控制供应节奏,随后联合SK海力士、美光等企业共同提价。SK海力士向英伟达提供的HBM4报价较前代提高50%,美光股价也在涨价潮中大幅上涨。行业格局:韩系双雄垄断,议价权高度集中目前,三星与SK海力士合计占据全球DRAM市场71.4%的份额,NAND领域市占率也达54%。近70%的服务器内存供应掌握在两家韩企手中。在AI存储需求爆发阶段,企业将产能向高利润产品倾斜,并限制整体扩产,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与价格控制力。连锁影响:成本传导加剧,科技自主警钟再响大型云厂商被迫接受高价芯片,中小科技企业面临生存压力,终端电子产品价格随之上涨。更深层次看,存储芯片已成为AI基础设施的命脉,地缘政治风险随之上升。此次涨价再次凸显在关键科技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国产替代进程:正在加速,但仍需时间国内以长江存储、长鑫存储为代表的企业正加快技术攻关。国家大基金三期投入千亿资金支持产业链建设,国产设备替代率已超60%,长鑫的HBM研发也在推进中。然而,要真正打破韩企在高端存储领域的垄断,仍需在技术积累与产能爬坡上持续努力。三星此次大幅涨价不仅是市场行为,更是一次对全球科技产业链控制力的集中体现。推动国产替代、突破技术垄断,已成为保障中国AI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