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号,根据彭博社发布的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计划在明年举办的法国七国峰会(G7)期间,邀请中方的领导人出席。那么法国为什么想这么做?这个设想又能否实现呢? 马克龙的这个设想,恐怕有三大原因 马克龙提这个想法,首先是因为G7自身正处在挺尴尬的境地。早年间G7在全球经济里说一不二,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他们的GDP加起来占全球比重超60%,国际上的政治、经济规则,基本都是他们说了算。 可这些年情况变了,新兴经济体一个个冒了出来,G7的全球影响力明显往下走,现在G7的GDP加起来占全球比重只剩30%上下,像金砖国家这些新兴机制,增长率都到4.9%了,比G7的1.9%高出一大截。 更让今年当轮值主席国的法国犯愁的是,G7内部矛盾也越来越扎眼,之前加拿大办峰会那回,就被媒体调侃成“G6+1”峰会,美国一门心思搞单边主义,跟另外六国的利益诉求撞得厉害,到最后连份联合公报都没弄出来,美国总统甚至提前走了,好些议程都没法进行。 马克龙心里门儿清,想让明年的峰会不再只是个“光说不练”的空架子,就得拉上一个真正有全球分量的角色。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管是全球经济回暖、应对气候变化,还是公共卫生安全这些事,都是关键参与者,要是没有中国参与,G7就算拿出什么方案,也很难真的推行下去。 邀请中国出席,说白了,就是想借中国的影响力给G7“续口气”,让这个老牌机制在全球治理里重新能说上话。 从法国自己的利益角度说,邀请中国出席,更是法国实打实的现实需要。法国经济现在日子不好过,而中国市场对法国的重要性,根本没法替代。 航空领域里,空客和中国的合作,本来就是法国制造业的重要依仗,这几年空客也一直在加码对华投资,中国市场的订单多少,直接影响着空客在全球的竞争力。 核能领域更不用说,中法合作的台山核电站这些项目,就是两国技术合作的好例子,现在全球都在搞能源转型,法国在核能技术输出、低碳合作这些事儿上,还想跟中国多对接。 更要紧的是,今年十月中国宣布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后,G7财长们马上跳出来说要联合应对,美国还趁机撺掇盟友跟中国对着干。 可法国心里明白,稀土在新能源、高端制造这些领域的作用太关键了,而全球稀土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全在中国手里,与其跟着美国瞎对抗, 不如通过高层对话找个稳妥的合作法子。 马克龙就是想借着峰会这个平台,跟中国直接聊经贸、能源这些关乎法国核心利益的事,给法国企业多争取点有利条件,这才是真的对法国好的选择。 往更宏观的战略层面说,马克龙这个提议里,还藏着法国想推动欧洲战略自主的心思。这么多年来,欧洲在安全、外交这些事上,一直被美国绑得挺紧,G7更是美国用来掌控西方阵营的重要抓手。 但这几年欧洲也越来越清楚,光靠美国,根本没法保住自己的利益,就像乌克兰冲突、能源危机这些事,欧洲的利益诉求跟美国压根就不一样。 马克龙本来就一直吆喝着要搞欧洲战略自主,他想通过邀请中国出席G7峰会,打破“西方对非西方”的冷战老一套,亮明欧洲自己的外交态度。 这种态度不光能让法国在欧盟里更有话语权,还能让欧洲在中美之间站得更灵活,不用跟着当大国博弈的小跟班。同时,马克龙也想借着中国的力量,牵制一下美国在G7里说一不二的劲儿,之前美国对欧洲盟友加征关税,在俄乌冲突上态度又硬得很,这些事都让法国等欧洲国家心里很不爽。 邀请中国出席,相当于给欧洲多了个跟美国掰手腕的筹码,让G7的议题安排不再全听美国的。 不过这个想法真能成吗?大概率悬,最直接的拦路虎就是G7内部,美国要遏制中国的态度摆得明明白白,不止一次拉着盟友在涉台、涉疆、经贸这些问题上抹黑中国。 中国的态度,也是这事能不能成的关键。中国从来没主动想过要加入G7,对这个集团的态度,全看它能不能摆公正立场。 这几年G7没少干糊涂事,发了好几次涉华的错误声明,插手中国内政,比如今年四月,G7外长们发了涉台的错误声明,八月又抹黑香港警方执法,这些做法把双方的互信伤得不轻。中国外交部也不止一次说过,G7要是想跟中国好好合作,得丢掉冷战思维,别拿意识形态说事,更不能再插手中国内政。 这意思很明确,要是明年G7峰会还把中国当靶子,要么只是把邀请中国当撑场面的幌子,中国肯定不会去。只有G7拿出真诚意,把中国当成平等的合作伙伴,议题安排上也充分考虑中国的关切,那邀请才有可能得到正面回应。 当然,也不能把话说死,这事也不是完全没机会。马克龙作为轮值主席国,手里有一定的议程安排权,要是法国能拉上德国这些欧洲国家,把内部立场协调好,减轻美国的阻力,再给中国释放足够的善意,说不定就能有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