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把昌邑王刘贺从龙椅上拽下来那回,整个朝堂都吓傻了。才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冠上“荒淫无道”的罪名废了,连个辩解的机会都没给。说起来这程序合不合法?更像霍光攥着刀架在规矩脖子上——按汉朝的理,废皇帝得有章法,可他偏用了最直接的招,管你合不合程序,先把人拉下来再说。 最关键的问题是:谁有资格废皇帝?刘邦当年定的规矩里,压根没说这事。吕后想废少帝,是偷偷摸摸换的人;汉文帝能上台,是大臣们杀了诸吕之后选的。到了刘贺这儿,霍光搬出的理由是“他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坏事”,比如抢宫女、不听劝、把自己带来的昌邑旧臣全塞进朝廷。可这些事,够不够废一个皇帝? 霍光的操作野得很。他先把丞相杨敞、大司农田延年这些重臣叫到宫里,说“昌邑王不行,得换”,谁敢反对?田延年直接按着剑说:“这事必须定,不同意的当场斩了!”大臣们吓得脸都白了,只能点头。然后他带着一群人去见太后(汉武帝的外孙女,才十五岁),把编好的罪状一念,太后稀里糊涂就盖章了。等刘贺进宫,霍光直接上前摘了他的玉玺,说“你被废了”。整个过程,快得像演戏。 刘贺自己都懵了,被废后还问:“我听说天子只要有七个忠臣,就算无道也不会失天下,你们咋能这么干?”霍光根本不接话,直接派人把他送回昌邑,连“王”的爵位都给削了,改成“海昏侯”。这哪是按程序办事?分明是先斩后奏,用权势压人。 可霍光手里有个“挡箭牌”——汉武帝的遗诏。当年汉武帝让他辅政,说“有不如意者,以便宜从事”。霍光就拿这话当令箭,说自己是“奉先帝遗命”废昏君,不是擅权。可这话站不住脚:汉武帝说的“便宜从事”,顶多是让他处理政务,没说能随便换皇帝啊? 更有意思的是,刘贺带来的两百多个昌邑旧臣,全被霍光杀了,临刑前还哭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说明啥?刘贺和他的人可能想夺权,霍光先下手为强了。废皇帝是假,清除异己才是真,程序合不合法,不过是借口。 后来汉宣帝上台,对霍光又敬又怕,心里肯定也嘀咕这事儿。直到霍光死了,宣帝才敢翻旧账,把霍家满门抄斩。有大臣上书说“霍光废立不合法”,宣帝没接话,但也没否认——他自己能当上皇帝,全靠霍光废了刘贺,哪能说前任的不是? 说到底,在汉朝那会儿,废皇帝的程序合不合法,全看谁手里有兵、有势。霍光权倾朝野,太后是他外甥女,大臣们不敢吱声,就算程序再离谱,也能说成“天命所归”。刘贺没根基,带的人又嫩,被废只能认栽。 这事儿也给后来的人提了个醒:皇帝的位子稳不稳,不全看血统,更看能不能按住权臣。霍光开了这个头,后来董卓废少帝、曹操挟天子,都有样学样。程序?在绝对的权力面前,那就是张废纸。海昏侯国刘贺墓 汉朝霍光 海昏侯刘贺展 汉武帝之死 汉朝皇帝刘贺 汉武帝刘询 霍光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