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一个敢想,一个敢干。   沙特再求中国,签上万亿大单。   沙特这几年是真急着给

一个敢想,一个敢干。   沙特再求中国,签上万亿大单。   沙特这几年是真急着给自己找出路,以前靠石油躺着赚钱,可2014年油价一暴跌,财政立马吃紧,连信用评级都被下调了,再加上全球都在搞能源转型,总不能一辈子靠挖石油过日子吧? 说起来,沙特这个国家,可是名副其实的富豪国。地底下全是石油,随便挖一挖,订单就哗哗来。 但时间长了,总不能一直靠着“老本儿”吃饭吧,毕竟石油的周期是有限的。   全世界都在搞新能源,电动车越来越多,以后石油要是没人要了怎么办?于是沙特推出了一个“2030愿景”,说白了就是多为自己找一条出路。 而中国刚好是那个既能接得住野心又能落地干活的最佳搭档。 2014年那波油价暴跌算是给沙特结结实实上了一课,布伦特原油从115美元一桶跌到84美元,降幅直奔27%,当时沙特的财政盈亏平衡油价高达92美元一桶,油价一跌财政立马捉襟见肘,连信用评级都跟着往下掉,那会儿就该明白,靠天吃饭的日子长不了。 而且现在全球都在搞能源转型,电动车越来越多,光伏风电抢着占市场,石油再金贵也有被冷落的一天,总不能等地下的油挖完了再想辙。 所以沙特王储搞出个“2030愿景”,砸了超过3万亿美元要搞经济多元化,说白了就是要从“石油暴发户”转型成“综合发展户”。 但这愿景听着热闹,真要落地比在沙漠里种庄稼还难。就说那个NEOM新区,占地2.6万平方公里,一开始想建170公里长的线性城市,后来务实点先建2.4公里,要全靠太阳能风能供电,没车全步行,5分钟到任何地方; 中国的“敢干”可不是吹出来的,全是靠一个个项目堆出来的硬实力。就说沙特东部朱拜勒的国王港,这可是萨勒曼国王亲自命名的超级船厂,沙特自己没一点海洋工业基础,中国电建硬生生从零开始造。 面对高温高盐的海水腐蚀,分着陆域海域一步步推进,2025年4月交出的4号干船坞,长550米宽75米,浇了12.6万立方混凝土,直接成了中东最大的干船坞,能修超大吨位的船。 到10月移交的时候,陆域273个建筑、879台设备全到位,安全工时累计1.4亿多小时,合格率高达99.8%。这个占地11平方公里的港口,一建成就能拉动170亿美元经济,创造8万个岗位,等于给沙特凭空造了个海洋工业的根基。能源领域的合作更能看出两边的默契。 沙特喊着要让5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目标130吉瓦,中国企业直接带着技术和设备冲了上去。 2025年10月,中国能建一下签了三份新能源总承包合同,5吉瓦的装机容量里有3吉瓦风电、2吉瓦光伏,价值27.45亿美元,30个月就能完工。 阿菲夫的两个光伏项目被中国电建拿下,合同额超117亿元;鲁玛Ⅱ和纳瑞亚Ⅱ的电站项目,每个都有1800兆瓦装机,用的高效燃气轮机,建成后能供150万户居民用电。 而麦加省的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53平方公里的荒漠上插了81万多根桩基,铺了500多万片光伏面板,从卫星图上都能看清轮廓,还比合同期提前三个月实现全容量并网,这效率在沙漠里简直是奇迹。 以前沙特烧石油发电,现在成片的光伏板对着太阳转,风电机在沙漠里呼呼转,绿色能源的底子就这么被中国帮着打起来了。 这合作早就超出了建几个项目的范畴,简直是全方位给沙特“换血”。住房方面,沙特国家住房公司找中建七局签了协议,2030年前要交付超2.4万套房,用预制模块拼房子,还特意做了抗沙尘设计,帮着推进10万套住房的大计划。 沙特的公共投资基金(PIF)管理着超万亿美元资产,2025年特意要在中国设办公室,82%的资金都计划投到非石油领域,中国企业直接排到优先级。 对中国来说,既稳住了石油进口来源,又把基建、光伏、5G这些技术变成了“走出去”的名片,中资企业在沙特已经有246家,占了中东地区中资投资的43%,等于在中东市场站稳了脚跟。 现在看沙特的转型成果就很明显,非石油收入从2016年的1860亿里亚尔涨到2024年的4720亿里亚尔,涨幅154%,2024年前三季度非石油经济占GDP的比重都到52%了,比2016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连穆迪都把主权评级从A1上调到Aa3,这可是2016年以来头一回。 沙特靠中国的技术和施工能力把沙漠变成了产业新城,中国靠沙特的市场练了兵、扩了影响力,这种一个敢画饼一个能烙饼的合作,比单纯的买卖靠谱多了。 国家发展确实像过日子,沙特不恋战石油老本,中国乐意输出能力,这种踩准彼此需求的合作,想不双赢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