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智慧监管与社会共治双管齐下守护食品安全防线

学校食堂后厨的实时画面通过监管平台一目了然,一块猪肉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这些场景正成为宣城市食品安全监管的新常态,展现了该市在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上的创新举措。

今年以来,宣城市食药安(质)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各部门严格落实全链条监管措施,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目前,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未发生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

智慧监管让后厨“透明化”

“通过可视化监管平台,我们可以实时监控学校食堂的后厨操作,一旦发现违规行为或原料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宣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管科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已有499所学校完成可视化监管改造,实现了校园食品安全风险的动态监测。

该平台还助力构建了网络餐饮智慧监管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线上通过第三方监测机构实时抓取平台数据,利用AI分析识别异常线索,自动向市场监管部门发送问题线索交办单。线下执法人员对线下实体店开展实地核查,将案件查处情况及时通报平台,形成“线上预警+线下核查”的闭环监管机制。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市餐饮单位推进“明厨亮灶”,目前,全市5000余家外卖餐饮单位实现“食安封签”全覆盖。

全链条管控守住每道关口

源头管控是建立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追溯体系的关键环节。宣城市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开展重点农产品药残攻坚治理,对“七条鱼”“四颗菜”“三个果”等重点品种实施严格监管。市县农业农村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市种养殖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菜市场等全环节联合开展质量抽检。今年以来,全市共立案查处重点问题食用农产品案件64起,实现了“源头严控、溯源追责、综合治理”。

为把好食品出厂关,宣城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食品生产企业产品出厂检验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组建了以党员技术专家为核心的“先锋服务队”,深入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帮扶指导。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理论+实操+考核”沉浸式培训,企业检验员考核通过率达98%。目前,全市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出厂检验报告规范性和数据准确性显著提升。

社会共治凝聚监管合力

“这家餐馆后厨垃圾桶未加盖,食材堆放不规范。”一名外卖骑手在取餐时发现问题后,立即拍照上报。半小时后,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就赶到现场责令整改。今年以来,宣城市已聘请84名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通过取餐环节发现并反馈问题32个,处置率达100%。

这种创新做法是宣城探索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生动实践。在进出口环节,宣城海关严格把关,上报食品安全信息869条,定向推送风险预警,助力企业规避风险。公安机关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侦破食品安全领域刑事案件1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5人。

值得一提的是,郎溪县近期联合广德市、宜兴市、溧阳市、安吉县、长兴县等地共同印发了《长三角“一地六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规程》,开创了跨区域协作新模式,推动食品安全管理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控”转变。

如今,从学校食堂到餐饮单位,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宣城市正通过可视化监管、全链条监管和社会共治等多种手段,为248万市民的食品安全筑起坚实防线,让群众真正实现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放心”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