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奋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热潮中,2025中国黄山书会即将盛大开幕。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书业盛会之一,中国黄山书会既是展示出版成果、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是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安徽”的关键抓手。回顾“十四五”以来安徽出版发行战线的奋斗历程,展望本届书会崭新气象,对于凝聚行业力量、激发创新活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时代命题
精品力作持续涌现
“十四五”以来,安徽出版发行战线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实施精品出版战略,通过强化规划引导、奖励激励、项目带动、融合创新,推动皖版出版物整体质量稳步提升,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持续涌现。
统筹规划,引领精品创作导向。我省相继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安徽省出版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新时代安徽古籍工作、推进安徽省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等政策措施,统筹制定重点出版物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每年在京召开重点选题论证会,借力高端专家资源,遴选打磨优质选题,纳入重点项目储备库跟踪督导。近年策划200余种主题出版重点选题,其中14种图书、3种期刊分别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和“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青少年期刊讲党史主题宣传重点选题。
奖扶并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出台精品出版扶持奖励办法,完善评奖推优机制,对入选国家、省级奖项和规划项目予以奖励扶持。图书《桦皮船》《万花筒》、理论文章《“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精粹和学理挈要》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殷墟文化大典》等12个项目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梅文鼎全集》等5个项目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北京1949》等5种图书入选“中国好书”,71个项目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多种期刊入选卓越行动计划与CSSCI来源期刊。
项目驱动,传承发展地方文脉。立足丰厚历史文化资源,扎实推进《安徽文库》编纂出版,首批《方志编》100册已于2024年发布;2025年《典籍编》全面启动并计划于年底推出成果。徽州文书保护与出版成果卓著,完成文书编目11万余条,出版《徽州历史档案选粹》《中国徽州千年文书》等重要文献。围绕徽州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大运河文化及黄梅戏文化等“五大文化”策划90余个选题,推出《中国文化里的安徽》《安徽“五大文化”丛书》等精品图书,其中《六尺巷里天地宽》入选月度“中国好书”,彰显安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
融合创新,拓展出版发展新路。积极拥抱数字化,策划数字出版精品,打造出版融合发展产业集聚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融媒体出版项目”、《皮影中国AR绘本》等9个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工程重点项目、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出版工程、优秀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合肥日报传媒集团《图个明白》融合传播创意产品入选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书刊数字化资源加工和管理系列标准等5个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业科技与标准创新示范项目;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入选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融合发展示范单位。
深耕全民阅读
切实提升服务效能
“十四五”以来,我省紧扣阅读推广、阅读服务、阅读创新、阅读保障等重点环节,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服务效能,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推动全民阅读走深走实。
品牌引领,阅读推广有声有色。持续培育打造中国黄山书会、省直机关读书月、江淮读书月、皖新传媒读者节等重点活动,构建从创作、出版、发行到阅读的全流程阅读推广模式。持续组织“书香安徽”全民阅读优秀项目进行宣传,开展“十佳阅读推广人”“十佳阅读推广活动”“十佳阅读推广空间”系列发布。“书香安徽”音频号连续4年被评为“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书香安徽”品牌综合传播影响力居全国前列。
焕新空间,阅读服务优化升级。实施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工程,升级改建1200个功能多样的公共文化空间,推动阅读设施体系实现全域化、多元化、大众化。合肥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城市阅读空间、芜湖市城市书吧等网红阅读阵地成功圈粉大量读者,合肥市城市阅读空间被中宣部评为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大力扶持推动实体书店升级改造和融合创新发展,发挥新华书店主阵地作用,近年来已累计投入资金1.4亿元,重构实体门店体验空间30余家,一批城市优秀实体书店成为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民阅读“城市会客厅”。7家实体书店入选“全国最美书店”。
数智赋能,阅读创新蓬勃发展。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变化,积极推动构建数字智慧平台,丰富阅读服务供给生态,借助新媒体传播手段,创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通过沉浸式阅读、互动性阅读、社交化阅读等创新形式让传统阅读焕发新生。安徽出版集团开发打造数智一体化阅读服务项目“时代云书房”,汇聚爱奇艺、喜马拉雅、B站等平台资源,吸引年轻群体参与;依托乐龄听书平台开展老年有声阅读活动,为社区书屋定制“有声书架”。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参与研发的“美丽科学”数字教材已形成优质数字内容出版产品体系,覆盖全国1万多所学校,先后荣获多个国际奖项。
健全机制,阅读保障坚实有力。成立“书香安徽”全民阅读活动组委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各地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全省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和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加强统筹指导,出台促进全民阅读的工作举措,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居民阅读指数调查,推动全民阅读成效评估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转变,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创新思路举措
打造一流文化盛会
承接着“十四五”时期打下的坚实基础,承载着行业和读者的殷切期盼,2025中国黄山书会已蓄势待发。本届书会定于11月15日—17日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强化“新阅读、新融合、新业态、新消费”的办会思路,致力于打造有传播力的文化展示平台、有吸引力的全民阅读盛会、有引领力的文旅节庆嘉年华、有影响力的全国一流书展。
突出全域联动。本届书会采用“全省各级联动、分散同期办展、线上线下协同”的形式,以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为主会场,同步设立500多个分会场,首次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覆盖。在省外江苏、上海设立分会场,实现省内省外覆盖。在京东、天猫等45个线上书城设立分会场,依托“皖新云书店”云展场提供读者自助购书、在线听书等服务。组织49个直播间同步开展直播,邀请抖音、100多个网络达人现场开展网络直播、打卡荐书。
突出全龄服务。主会场首次设置“真理之光——党的创新理论出版成果”展区,系统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版成果。组织广东省出版集团(主宾集团)、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主宾社)和国内知名出版社的精品力作超过20万种。率先在书会主会场设立分级阅读展示区域,推出少儿分级阅读解决方案。设立老年阅读专区,推出老年阅读书单,发布2025老年阅读数据。举办“点亮阅读微心愿”暨第二届“你好,书搭子”图书漂流活动,助力乡村阅读提质增效。举办“小记者看书会”、“小小阅读推广人”、“徽风雅韵·文脉千年”全民诗词大会展演等20多项阅读推广活动。邀请李敬泽、叶辛、柳建伟、徐则臣等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和知名作家、网络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开展首发签售。
突出业态融合。持续以市集形式打造“阅读+非遗+科技潮玩”的沉浸式文化市集。设立动漫谷子展区,集结头部动漫IP、二次元谷子、文创潮玩,拓展“宣文艺旅”消费新场景。设立人工智能展区,以“西游去火星”为主题,开展科学教育大冒险VR沉浸式体验活动。举办“夜来书香”夜市,延迟营业时间,持续发放千万元购书优惠券,设计集章打卡等趣味活动,增强读者参与感。
突出交流互鉴。邀请“一带一路”沿线10个国家发行商主要负责人赴主会场参会,举办“安徽书架”海外落地揭牌仪式,推动皖版图书走出去。举办第二届最美书店学习大会,邀请“全国最美书店”的代表交流研讨实体书店创新模式。举办全国新华书店融合发展大会,邀请文博、文艺、文创、文旅等领域专家深度研讨新华书店未来发展路径。联合韬奋基金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举办首届老年阅读创新发展大会,分享推广经验。
万里征程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前不久,国务院批准设立“全民阅读活动周”,为书香中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与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在全省出版发行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黄山书会必将越办越好,越来越精彩。期待在初冬时节,与各界朋友相约合肥,共赴书香之约,共品阅读之美,共创出版发行事业的美好明天!(中国新闻广电出版报,作者系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