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刺激!日本扬言一旦开战首先击沉福建舰! 日本防卫省官员公开把击沉福建舰列为开战优先选项,这话听着唬人,实则暴露了对西太平洋战力格局变化的焦虑,更藏着自身日渐激进的军事野心,但真要动手,才会发现这根本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日本这一嗓子喊得可不轻,听上去像是扬刀立威,其实更像被什么扎了心口,情绪先崩了,毕竟一个国家真要有把握干掉对手的主力航母,是不会靠媒体放风壮胆的,这句话反倒像是心虚到快喘不上气,才要用“狠话”给自己打气。 但问题来了:日本到底是真的觉得能打?还是福建舰的出现,让它心理防线率先塌了?如果真开打,它有没有一点胜算? 我们先不急着替它下判断,先把账摊开看看。 日本敢放狠话,靠的是近几年狂飙突进的军费——防卫预算像坐了火箭一路飙,而他们计划里还藏着一笔“超级大账”:2023 到 2027 年,要砸 43 万亿日元补强军备。 纸面上看,日本确实在给自己塞越来越多的“长矛”。 比如最喜欢炫耀的 12 式改进型反舰导弹,射程硬生生成倍拉长;又从美国买了几百枚“战斧”巡航导弹,想让 8 艘宙斯盾舰摇身一变变成“远程火力平台”,一副要往全域作战方向猛冲的姿态。 摆在台面上,日本好像是把能摸到的武器都往自己身上贴,生怕别人不知道它“要变强”。 可这些“长矛”再多,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它今天面对的,不是一艘孤零零的航母,而是中国海军新一代的体系化战力。 福建舰的出现,对日本来说不是多了一艘对手,而是中国正式跨入电磁弹射时代的标志。 它搭载的空警-600,就是航母编队的“千里眼”和“大脑”;歼-35 则是能在千公里外伸拳头的隐身战机;055 和 052D 构成的驱逐舰群,是整套系统的“盾牌”和“反击臂”。 这些力量揉在一起,不是“航母+几艘舰”的组合,而是一张从海平面到几万米高空的战斗网络。 说得更直白一点:日本盯着的是一艘福建舰,但实际面对的是整张中国海军的体系化“巨网”,在这种架构面前,单算导弹数量,根本没有意义。 要判断日本的狠话有几分含金量,得先搞清楚:想“击沉航母”,到底有多难。 美国当年用 8 万吨的退役航母做试验,航弹、反舰导弹、鱼雷轮着砸,整整炸了 25 天,那艘“美国”号愣是没下去,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往船肚里塞 4 吨高爆药,一声闷响才把它送进海底。 那还是一艘没动力、无防御、没人操作的“裸船”。 而福建舰是全副武装、满员作战、损管体系完备的新航母,你想靠几发导弹把它炸沉?那基本跟买彩票中大奖一个概率。 更别说,真到实战,日本的导弹能不能“抬手发出去”都成问题。 先第一步:它得找得到福建舰。 日本自己的侦察能力有限,卫星数量少、覆盖不稳定,海空侦察又必须靠美军撑腰,而福建舰不是定点靶子,一旦展开行动,整片海域都是它的“视野”。 日本想找航母,难度就像在黑暗的大操场里找一只不断跑的老鼠,还只有一个手电筒。 第二步:就算侦察到个模糊方位,发射平台得靠近。 不论是日本的陆基 12 式,还是装在舰上的“战斧”,都得进入射程范围,这意味着发射车或军舰至少要摸到第一岛链外,可一靠近,大概率先被空警-600标记,再被歼-35前出拦截,就像人刚探头,就被对面望远镜盯住。 第三步:导弹升空后,还得穿三层火力网。 外层有 055 的远程防空导弹、中层有舰载机半路拦截、末端还有 1130 近防炮和末端拦截系统做补刀,真正能一路穿过这三层的导弹,概率小得能挤进科研论文。 第四步:万一真命中一两发,能击沉吗? 航母不是被打穿个洞就完蛋的渔船,它有分区防护、抗沉结构、损管队伍,就算被命中也能边救火边继续跑,实战中,航母“被重创”还可能;“被击沉”几乎是幻想。 所以,日本嘴上的那句“优先击沉福建舰”,放到实际流程里,连第一步都很难走完。 而把话说得这么爆,背后的情绪也藏不住,日本焦虑的第一层,是军事现实被改写。 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走到远海防卫,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接连形成战力,日本原本在西太平洋的海空优势正在被挤压,它心里当然紧张。 第二层,是国内政治需要找个“对手”。 经济停滞、债务爆表、社会老龄化严重,日本政府最爱干的就是把外部威胁放大,借机扩军备战,顺便转移国内矛盾。 第三层,是对美国的讨好,日本很清楚,美国要它在“第一岛链”当前排炮灰,所以它拼命喊“我冲在最前面”,就是在展示忠诚,换取更多军事绑定。 但不管它喊得多响,现实摆在这儿:福建舰是一套体系,日本的导弹是一根棍;中国是三层防御、日本是单点突破;中国能反击、日本扛不住回手。 一句狂言,吓不倒福建舰,却暴露了日本的虚、急。至于能不能做到?不用多说,只能永远停在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