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国内将逐渐停止“心脏支架”手术?做完人就不行了?告诉你真相 听到“心脏支架”,

国内将逐渐停止“心脏支架”手术?做完人就不行了?告诉你真相 听到“心脏支架”,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危险”“高风险”“老年人专属”,还有人说做完支架就像过了鬼门关,甚至以为国家要停掉这个手术,是不是说明它根本不行。 这些说法听着吓人,其实和真相差挺远。心脏支架并不是“末路选择”,更不是谁做谁倒霉。现在医生之所以说要逐渐减少使用,关键不是它不好,而是治疗策略在变,手段比以前更丰富了。 支架主要是用在冠心病的治疗上。简单说,就是心脏的“供血管道”堵了,医生通过导管打通堵点,再放个金属网状管撑开,保持血流畅通,这样心肌缺血的风险就能降低不少。 这个方法其实在临床上救了很多人,尤其是在急性心梗发作的前几个小时,能及时放支架,那就是抢命。而且这个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功率高、恢复快,一般住院几天就能出院。 不过现在医疗理念变了,医生在动支架之前会更强调“精准适应证”,就是说,不是所有堵了血管的人都该上支架。 特别是一些稳定型冠心病的病人,用药控制得好,也能把风险压下来。过去几年有好几项大样本研究就发现,对于没有急性发作症状的患者,直接支架和单纯药物治疗在长期死亡率、心梗发生率上差距并不大。 这也让医生们开始重新评估支架的使用范围,把机会留给真正紧急、需要手术的人。 不少人听到“支架做了人就不行了”,其实是对病本身没搞清楚。装支架并不会让人身体变差,相反,是疾病已经严重到必须靠它来“续命”。 如果患者术后控制不好,比如还是抽烟、吃得重油重盐、不按时吃药,再好的支架也拦不住血管继续堵。 有研究提到,术后两年内再次发生血管事件的患者中,超过一半是生活方式没有改变。所以不是支架没用,是人不配合。 国家提倡少做不是要禁掉支架,而是希望把医疗资源用在更合理的地方。过去确实存在部分地区支架滥用的问题,有些人本来吃药就能控制的,被安排了手术。 现在医保、监管体系更规范,医生也更讲原则,不再靠“支架数量”来评估治疗水平。这是医学进步,不是倒退。 支架技术没问题,关键是用得对。医生不会轻易给人放支架,也不会为了完成指标而动手术。真正的问题是,大多数人对心血管病了解不够,等到胸口憋闷、喘不上气才去医院,一查发现血管都堵了七八成,只能赶紧放支架救急。支架不是问题,晚去医院才是问题。 医疗技术不等于万能,它只是给身体一个机会。真正能保住健康的,是早筛查、早干预,是把医生的话听进去、把药吃下去、把烟戒掉的人。 谁都不想上手术台,但真到了那一步,也别怪支架,要怪就怪那条早就快堵死的血管。支架还在用,只是用得更讲究了。别听风就是雨,听医生的比听流言靠谱。支架救命是真,人不行那是另一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