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5岁的前北大校长蒋梦麟,见到53岁的徐贤乐,张开的嘴巴就合不上了,被迷的神魂颠倒。为了能和她结婚,他向介绍人保证:我的身体没有毛病,一切正常,一定能让她幸福! 蒋梦麟生在1886年的浙江余姚,家里书香门第,从小念私塾,后头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1917年拿下教育学博士。回国后,他没闲着,1928到1930年当北大校长,那时候学校乱成一锅粥,他上任就整顿课程,建研究所,拉西方教学法进来,帮不少年轻人打开眼界。1949年后去台湾,继续干教育,当台湾大学校长到1958年退休。那年他七十二岁,本该安稳写回忆录,谁知家庭事儿还没完。 说起他的婚姻,第一段是老规矩,1907年父母包办,跟家乡姑娘孙玉书结婚。俩人养了四个孩子,孙玉书管家,蒋梦麟忙事业。过了二十多年,他觉得没共同语言,1933年提出离婚。孙玉书没闹腾,同意“离婚不离家”,还住一起。1949年她随孩子去美国,他一个人处理后事。这事儿在教育圈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他人到中年还折腾,可他就是想找个能聊理想的伴儿。 第二段婚姻,1933年跟秘书陶曾谷。陶曾谷是北大教授高仁山媳妇,高仁山1928年没了,她一个人拉扯孩子,还帮蒋梦麟管文件。俩人工作上搭档,慢慢就走到一起。婚礼低调,在北大宿舍办的,亲友不多。胡适本该证婚,他媳妇江冬秀不乐意,就没来。陶曾谷靠谱,婚后管北大伤兵医院,分药记账,蒋梦麟在一边帮忙。1949年俩人去台湾,住简陋屋子,她煮粥他看报,日子过得稳当。1958年她病逝,他守床边,办丧事寄讣告给大陆亲友。那时候他七十二岁,大家都觉得他该消停了。 可人算不如天算,1960年底,蒋梦麟去老友陈能家吃家宴。陈能夫妇是介绍人,徐贤乐是陈太太堂姐,五十三岁,早年丧夫,在上海教过书。俩人一见面,蒋梦麟就看呆了,嘴巴张着没合上。徐贤乐谈北大图书馆,他听得入神,从教育聊到战乱经历,俩人话匣子打开了。陈家客厅里,茶香飘着,其他客人听着听着就没插嘴。散席后,蒋梦麟还盯着门口发愣,陈能夫妇看出来了,安排他们单独见。 几次见面,蒋梦麟就下定决心。陈能夫妇劝年纪差太大,他拉着介绍人手,说自己身体没毛病,一切正常,能让她幸福。郑曼青也来掺和,提醒签协议。胡适写长信劝阻,说徐贤乐过去感情复杂,会闹腾,可蒋梦麟没听。1961年7月18日,俩人在陈能家办秘密婚礼,亲友二十来人,客厅挂红绸,交换戒指就成了。蒋梦麟穿长衫,徐贤乐披披肩,门外下雨,屋里烛光晃。 婚后头几个月,俩人住台北寓所,蒋梦麟晨练,徐贤乐整理书。去聚会,他介绍她给老同事,她点头分点心。蒋梦麟从积蓄拿钱帮她孩子上学,她说要买衣料,他就给。可没多久,徐贤乐开始管钱,先是小额,后头大笔。蒋梦麟觉着不对劲,但没深想。 1963年春,蒋梦麟脚伤旧发,住台北荣民总医院高级病房。徐贤乐天天来,带水果,跟护士嘀咕。第二天,他醒来发现换到普通病房,外面车喇叭响,隔壁咳嗽声大。他问护士,才知她签字办的手续,说省钱。她又向单位申请预支一万台币,说买药,结果钱进了她兜。蒋梦麟从会计那儿知道,气得打电话质问。她说为他好,钱花医疗了。他不信,写信给亲友,讲挪用事儿。徐贤乐不干,在报纸上登声明,说他婚前许诺多,婚后冷落。俩人吵到报上见,台北教育圈议论纷纷。 亲友劝不住,1963年4月10日,蒋梦麟告离婚。法庭上,他拄杖出庭,法官读诉状,他点头,说病房调动和钱的事儿。徐贤乐应诉,说自己管家累,要求补偿。官司拖半年,俩人各说各的。1964年1月24日,在陶希圣见证下,和解。她拿五十万台币,他要回部分房产。签字后,四个月,1964年6月19日,蒋梦麟病逝,七十八岁。 蒋梦麟一生办教育,北大那几年,学校从乱到齐,学生们记着他的好。可这晚年婚姻,让他后悔。七十五岁了,还为爱情冲动,忽略了责任。徐贤乐呢,早年两段婚短,爱钱的名声在外,她拿了钱,继续活到九十八岁。这事儿告诉我们,爱情得讲实际,家庭稳当才长久。教育家都这样,普通人更得警醒。 MCN双量进阶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