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下意识地紧了一下:“不会是有大事发生吧?”但随即转念一想,今天好像是11月14日……对了!我立刻反应过来,这应该是青岛市一年一度的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演习。 悬着的心瞬间放了下来,身边的行人也大多神色自若,继续着自己的行程。 这警报声,并非空穴来风,它背后是一段沉重的城市记忆。 之所以选择在今天试鸣,是为了铭记1897年11月14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在那一天,德国军队在胶州湾登陆,青岛由此开始了被殖民的历史。自1998年起,便将这一天定为警报试鸣日,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提醒我们勿忘历史,居安思危,珍视当下的和平! 我站定细听,警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着不同的节奏和含义的: 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 声音悠长而富有节奏,是在提醒人们提前做好准备。 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 节奏急促紧迫,仿佛危险正在逼近,让人不由得心生警惕。 解除警报(连续长鸣3分钟): 一声长音,平稳而悠远,象征着危险过去,平安归来。 灾情警报(鸣15秒,停10秒,再鸣5秒,停10秒):它的节奏与其他都不同,专门用于应对重大灾害。 短短20分钟的试鸣,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溯,更是一次生动的公共安全教育。 它让我们在和平年代,也能熟悉这些关键时刻的生命信号。 警报声结束后,城市依旧喧嚣,但这段被声音唤醒的历史与警示,却会久久留在心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