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付款,伴随着一阵轻微的机械运转声,黄色挡板缓缓降下,司机驾车从容离去。近日,记者在西宁海湖广场环岛看到,道路两旁的210个智能停车位已从新鲜事物悄然融入市民的日常出行,没有高声询价,没有人工找零,曾经因人工收取停车费引发的繁琐与摩擦,已被标准化、便捷化的数字流程所替代。
在这里,车辆停入15分钟后,挡板自动升起;离场时,车主只需扫描车位锁上的二维码完成支付,挡板即自动降落,整个流程简洁直观。“现在过来办事,停车、缴费、离场都很方便,感觉整个广场周边的交通都跟着顺畅了些。”刚停好车的刘先生说。
据青海海峰智慧停车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国民介绍,智能停车位实现了管理的标准化与服务的精细化。“过去人工管理,预收费、后期退款流程繁琐,容易在计时和收费上与市民产生理解偏差。现在系统自动计时计费,清晰透明,为市民停车和我们的管理省去了不少麻烦。”
对于车主普遍关心的适用性问题,尤其是底盘较低的车辆是否会因挡板升起高度过高而受损,马国民给予了说明:“智能停车位能自动感知并调整挡板抬升高度,有效适应不同车型,无论车辆底盘高低,都能平稳出入。”记者也在现场看到,无论是底盘较低的新能源轿车,还是底盘较高的越野SUV,挡板的抬升都做到了完美适配。
据了解,这里的智能停车位充分优化了人力配置,管理人员已从反复的巡视收费转变为固定的设备维护,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这些道路两旁的智能停车位,正以其稳定高效的特点,不断提升着城市静态交通管理水平和市民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