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37 年 12 月的南京,寒风裹挟着血腥气,笼罩着这座沦陷的古都。日军的铁蹄

1937 年 12 月的南京,寒风裹挟着血腥气,笼罩着这座沦陷的古都。日军的铁蹄踏碎了秦淮河的桨声灯影,烧杀抢掠遍布街巷,“南京大屠杀” 的惨剧正在每一个角落上演。7 岁的梅寿兰(化名)跟着父母,与同村 28 名村民一起,被日军强行关进了城郊一间废弃的仓库。仓库里阴暗潮湿,地上铺满稻草,31 个人挤在一起,连呼吸都带着绝望的气息。 梅寿兰的家在南京近郊的梅家村,日军进城后,村民们四处躲藏,却还是被地毯式搜查的日军发现。日军将他们集中关押,没有给任何食物和水,只留下两名士兵看守。仓库外,时不时传来日军的嘶吼声、枪声和百姓的惨叫声,每一次声响都让仓库里的村民心惊肉跳。梅寿兰紧紧抱着母亲的胳膊,小脸吓得惨白,她不懂什么是战争,只知道那些穿着黄衣服的 “鬼子” 会杀人,会把人拖走后再也不回来。 关押的第三天,村民们发现看守的日军士兵渐渐松懈,有时甚至会离开仓库很远。村里的老族长梅大爷悄悄召集大家商议:“再待在这里就是等死,不如趁着夜色逃跑,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大家纷纷点头,死亡的恐惧让他们下定决心冒险一试。梅寿兰的父亲是村里的木匠,他借着仓库里微弱的光线,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偷偷撬仓库后门的木板 —— 那里的木头早已腐朽,只要撬开一条缝隙,就能钻出去。 当天深夜,月黑风高,仓库外的日军士兵早已睡熟。梅大爷示意大家保持安静,梅寿兰的父亲借着夜色掩护,继续撬着木板。7 岁的梅寿兰被母亲捂住嘴,不敢发出一丝声音,她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还有木板被撬动时发出的 “吱呀” 声。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木板终于被撬开一个足够一人通过的缝隙。 梅大爷让年轻人先出去探路,确认安全后,再让老人、妇女和孩子依次撤离。梅寿兰紧紧跟着父母,小心翼翼地钻过缝隙,脚踩在冰冷的土地上,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31 名村民互相搀扶着,借着房屋和树木的掩护,朝着城外的山林方向跑去。他们不敢开灯,不敢说话,只能靠着彼此的呼吸和脚步声保持联系,身后的仓库越来越远,希望的曙光似乎就在前方。 就在他们即将跑出村庄时,一名年幼的孩子突然被石头绊倒,发出了一声哭喊。这声哭喊在寂静的深夜格外刺耳,惊醒了附近巡逻的日军士兵。“有人逃跑!快追!” 日军的嘶吼声响起,手电筒的光束在黑暗中乱扫,枪声也随之而来。村民们吓得魂飞魄散,再也顾不上彼此,拼命朝着山林的方向狂奔。梅寿兰的父亲拉着她和母亲,在夜色中穿梭,子弹擦着耳边飞过,身后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最终,梅寿兰和父母,以及其他 27 名村民成功逃进了山林,暂时摆脱了日军的追捕。可他们不知道,这场艰难的逃亡,却为另一场悲剧埋下了伏笔。 逃进山林后,村民们找到了一个隐蔽的山洞暂时落脚。经过一夜的奔波,大家又累又饿,却不敢轻易出去寻找食物。第二天清晨,为了生存,梅大爷决定派几个人悄悄下山,联系附近山洞里躲藏的其他村民,看看能否互通有无。梅寿兰的父亲自告奋勇,跟着另外两名年轻村民一起下了山。 他们找到的是另一批躲藏的村民,大约有 50 多人,都是从不同村庄逃出来的。当梅寿兰的父亲说明来意,并讲述了自己一行人从日军关押地逃跑的经历时,对方的村民却突然变了脸色。为首的村民组长颤抖着说:“你们从日军手里逃出来,会不会被日军跟踪了?要是把日军引到这里来,我们所有人都得死!” 这句话像一颗炸弹,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恐慌。当时的南京,日军的暴行早已让百姓们陷入极度的恐惧,人人自危,生怕被日军发现。另一批村民们看着梅寿兰的父亲等人,眼神里充满了怀疑和敌意。“他们是日军的奸细!是来引我们上钩的!”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附和。 梅寿兰的父亲急忙解释:“我们没有被跟踪,我们只是想找个地方活下去,绝不会害大家!” 可在极度的恐慌之下,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另一批村民们拿起身边的石头、木棍,朝着梅寿兰的父亲等人砸去,逼着他们离开。混乱中,一名年轻村民被石头砸中头部,当场昏死过去。梅寿兰的父亲无奈,只能带着另外一人,拖着受伤的同伴,狼狈地逃回了山洞。 更可怕的是,恐慌引发的猜忌并没有就此停止。另一批村民们因为过度害怕,决定转移躲藏地点。可在转移途中,他们因为慌乱,不小心暴露了行踪,被一队日军发现。日军对他们展开了疯狂的追杀,50 多名村民大多惨遭杀害,只有少数几人侥幸逃脱。 而梅寿兰一行人所在的山洞,也因为有人下山时留下的痕迹,被日军察觉。几天后,日军包围了山洞,发起了攻击。村民们拿起石头和木棍反抗,却根本不是日军的对手。梅寿兰的父亲为了掩护大家撤退,死死抱住一名日军士兵,被另一名日军士兵用刺刀捅死。梅寿兰的母亲带着她拼命逃跑,却被日军的子弹击中,母亲在临终前,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她推下悬崖,对着她说:“活下去…… 一定要活下去……”